[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用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1946.4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08;B01J20/30;C02F1/28;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36122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壳灰 脱色剂 氧化铝 印染废水处理 预处理 印染废水 铝酸钠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 焙烧 工业回用水 出水水质 人工湿地 色度去除 运行成本 组合工艺 谷壳 碳化 制备 应用 复合 水质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用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具体以谷壳灰、铝酸钠为原料,通过谷壳预处理的预处理、铝酸钠的碳化、复合与焙烧工序,制得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本发明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结合UASB+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能将印染废水出水水质达到《纺织印整工业回用水水质》(FZ/T01107‑2011)标准后回用于生产。本发明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印染废水处理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色度去除率大于90%以上,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用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具体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也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纺织印染工艺的快速发展及后整理技术的进步,染料、助剂大量使用且种类繁多,不同生产工艺中所使用的染料和助剂等原料种类的不同,从而造成了印染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pH变化大、水量水质变化大、色度深且多变的特点,印染废水处理突出的问题是色度和难降解的有机物。目前,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工艺有物理法、高级氧化技术、生物法、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对于印染废水脱色主要有吸附法、混凝法、氧化还原法、生化法和膜法。吸附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士、天然蒙脱土、壳聚糖等。为了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提高废水再生利用率,本发明利用谷壳废弃物、铝酸钠为原料,开发出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并结UASB+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能将印染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纺织印整工业回用水水质》(FZ/T01107-2011)标准后回用于生产,提高废水再生利用率。本发明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制备方法简便,使用方便,印染废水处理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印染废水吸附脱色剂,以降低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废水再生利用率。
本发明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用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以谷壳灰、铝酸钠为原料,通过谷壳预处理的预处理、铝酸钠的碳化、复合与焙烧工序,制得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具体步骤为:
步骤1、谷壳预处理
按5∶1的质量比,将谷壳灰浸泡于5wt%的碳酸钠溶液中过夜,其后经过滤、水洗,再经离心分离,得到预处理的谷壳灰;
步骤2:配制铝酸钠溶液
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氢氧化铝缓慢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料完毕后升温至70~95℃,搅拌反应1~3h,得到浓度为10wt%~40wt%铝酸钠溶液;
步骤3:铝酸钠的碳化
在带有搅拌的反应池中,加入10wt%~40wt%铝酸钠溶液,在60~120转/分的搅拌转速、10~15℃的温度下,向反应池的底部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直至反应体系pH值9.0~11.0后,将产物在30~80℃的温度下老化3~5h,得到中间产物氢氧化铝;
步骤4:复合与焙烧
向步骤3制备的氢氧化铝中加入预处理的谷壳灰,混合均匀后进行过滤、水洗1~2次,产物再经105±5℃烘干、350~500℃的焙烧,得到印染废水处理用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其中,稻壳灰 氧化铝的质量比为2~5∶1。
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并结UASB+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能将印染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纺织印整工业回用水水质》(FZ/T01107-2011)标准后回用于生产,提高废水再生利用率。本发明谷壳灰/氧化铝脱色剂制备方法简便,使用方便,印染废水处理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色度去除率大于90%以上,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1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