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导靴故障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2406.8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许有才;郭澍;陶然;李新仕;李坤;鲁云波;和杰;杨春宇;乔王治;张俊喃;李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7/12 | 分类号: | B66B7/12;B66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远胜智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5 | 代理人: | 曹爱红 |
地址: | 650228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故障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导靴故障诊断方法。方法为:安装传感器装置;获取已知的电梯导靴无故障/上左导靴故障/上右导靴故障/下左导靴故障/下右导靴故障的振动信号;进行能量阈值分解;计算所有信号的有效辨识度指标;对有效辨识度小于0.5的视为无效信号;计算所有有效信号的峭度系数、峰‑峰值、能量系数、陡度系数,形成故障特征集合;将故障特征集合对深度网络模型进行学习,得到状态预测模型。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的位置,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导靴故障诊断方法,属于电梯故障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增长迅猛,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的交通工具也呈现高速增加的趋势,其安全问题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根据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最能体现轿厢及其运动部件与层门距离要求的是第11.2.2条规定,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对于轿厢及其连接部件与井道内其他部件之间的距离,该标准没有规定最小值。根据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最能体现轿厢及其运动部件与层门距离要求的是第6.12条规定,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检验内容与要求,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应当不小于5mm,电梯运行时不得互相摩擦。由以上两条标准规范可知,轿厢及其运动部件与层门距离在5mm至35mm之间。
目前的检验方法是静态测量相关数据,即在轿厢处于停止状态测量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都应当不小于5mm,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而在电梯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梯自身振动、导靴的磨损、轿厢内人为因素的抖动等因素会造成以上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因此以上测量方法效率低且无法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检测电梯导靴工作状态的装置,对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提高检测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导靴故障诊断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轿厢导靴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安装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包括:2个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电梯轿厢底部、顶部横梁上;
S2、采集振动信号,传感器采集X轴、Y轴、Z轴的振动信号,当电梯轿厢从底层站向顶层站或者从顶层站向底层站运行至行程中段时,施加1个作用力,该作用力方向与X轴、Y轴成45°,该作用力足以使导靴与导轨充分接触,记录该过程的信号,即为采集信号。将已知的无故障导靴安装到电梯上,采集到振动信号X0(t)、Y0(t);
S3、将已知的无故障导靴分别在X轴、Y轴方向人为地制造4mm磨损间隙,将其安装于轿厢左上方,采集到振动信号分别为X1(t)、Y1(t);
S4、将已知的无故障导靴分别在X轴、Y轴方向人为地制造4mm磨损间隙,将其安装于轿厢右上方,采集到振动信号分别为X2(t)、Y2(t);
S5、将已知的无故障导靴分别在X轴、Y轴方向人为地制造4mm磨损间隙,将其安装于轿厢左下方,采集到振动信号分别为X3(t)、Y3(t);
S6、将已知的无故障导靴分别在X轴、Y轴方向人为地制造4mm磨损间隙,将其安装于轿厢右下方,采集到振动信号分别为X4(t)、Y4(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