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装瓶单元中保持无菌气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2886.8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克林茨基·埃夫根尼·费多罗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林茨基·埃夫根尼·费多罗维奇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6;B67C3/22;B67C7/00;B67B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顾一明 |
地址: | 俄罗斯莫斯科茹科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元 保持 无菌 气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方法使用由热空气和雾化的细过氧化氢(H2O2)组成的灭菌混合物。这在非加压隔离器的内部回路中产生指定浓度的混合物的正压,方式是在灭菌产品装瓶的整个工艺流程中借助节流工艺开口将过量的气态过氧化物移入外部非加压回路中的低压区。在饮料装瓶和封盖之前,进入所述非加压隔离器的所述内部回路前和处于所述内部回路中的瓶子以及经由倾斜的钢丝引导件输送的盖子在内外接受处理,所述处理依次用灭菌混合物和无菌空气进行。该过程还包括形成灭菌混合物流以处理所述隔离器的所述内部回路中的输送链轮。本发明提高了可靠性、简化了装瓶过程并降低了装瓶过程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由热空气和过氧化氢(H2O2)的混合物组成的灭菌环境中用饮料灌装瓶子并封闭瓶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于对细菌污染和氧化敏感的饮料的无菌装瓶工艺方法,该方法涉及在下述环境中进行操作,在该环境中对微生物负载的气氛进行控制以确保成品的较长保质期。
因此,无菌制造过程在具有受控的污染的灭菌环境中进行。
已知一种超纯净方法,其中容器(器皿)以已灭菌状态被输送到灌装机或在灌装机入口处进行灭菌,与无菌技术相比,微生物更少,并且仅灌装和封闭在受控的气氛中进行。
同时,与无菌技术相比,容器(器皿)应在低温下保存,以提供更长的成品保质期。
已知一种用于控制无菌饮料装瓶厂中的环境污染的方法,它包括容器成型机和灌装封盖机,基于针对以下各项饮料灌装操作均使用“洁净室”:容器的制造、灌装和包装。
因此,包装过程涉及无菌条件的产生和维持,该无菌条件的体积明显大于容器成型、灌装和封闭所处的区域。洁净室完全覆盖每台机器,在处理区与辅助区(例如包含驱动元件的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常规方法和包装系统的主要缺点是此类系统非常笨重。实际的洁净室必须足够大,以便能够将机器及其相应的驱动元件与受污染的环境隔离开来,同时机器必须根据无菌技术进行适当的设计并在操作上与灌装和封盖机相连。
也很难测量洁净室的尺寸或对其中的机器零件进行维护和调整,因为此类操作有导致污染的风险。因此,对于进入洁净室的操作员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在使用无菌装备(包括鞋子、衣服和帽子)的情况下,才允许进入洁净室。
已知一种用于产生包含过氧化氢的气态灭菌流体的方法(参见俄罗斯专利号2035919 IPC A61L 2/20,公布日期1995年5月27日),它指出将液体过氧化氢循环注入加热的空气流中。在这种情况下,空气通过与具有大的热惯性的加热元件接触而被加热。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容器在不同的腔室中进行处理,并且对于每个单独的容器而言,灭菌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并且在移除后要更换灭菌流体,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灌装单元的运转率低下。
已知一种在“洁净室”中将饮料无菌灌装到容器中的方法(参见日本专利号3315918 IPC A61L 2/20,公布日期2002年8月19日),它指出使用气雾发生器使从喷嘴排出的过氧乙酸、无菌水、热空气和过氧化氢雾化,该发生器在腔室的内部喷雾并产生灭菌剂雾以获得协同效应(效率提高),此时这些因素的综合效果大大超过这些因素中每一个的效果的简单总和。
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饮料装瓶是在“洁净室”中进行的;不是在无菌室内,而是在干净的环境中。
已知一种灭菌方法(参见中国专利号104001198 B IPC A61L 2/20;A61L 101/22,公布日期2016年9月14日),它包括过氧化氢发生器,用于通过阀门将气体送入双腔室多层灭菌器中。
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系统的复杂机械设计,这降低了其可靠性,并且将用灭菌介质填充和移除灭菌介质的灭菌室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林茨基·埃夫根尼·费多罗维奇,未经克林茨基·埃夫根尼·费多罗维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8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