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纸肋板吸能结构的实现方法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2898.0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琬;王前选;杨艺;李鹏;徐祥南;陈志民;任盛昌;阎涛;吴志颖;李浪怡;闫笑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29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纸 肋板吸能 结构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结构制造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纸肋板吸能结构的实现方法及结构,该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一个三维坐标系X‑Y的平面中构建第一等边六边形,其逆时针方向上六个点依次为A、B、C、D、E、F;S2、将等边六边形进行Z向平移得到第二等边六边形,并确定其与点A、B、C、D、E、F相对应的六个点a、b、c、d、e、f,平移距离为h;S3、以第二等边六边形的中心为轴心将其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水平旋转φ角度;S4、将点A、B、C、D、E、F和点a、b、c、d、e、f一一对应进行直线连接,并将B、C、D、E、F、A与点a、b、c、d、e、f一一对应进行直线连接。本发明的折纸结构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制造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纸肋板吸能结构的实现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吸能结构现有种类繁多,众多的研究者研发出不少的列车端部使用的吸能结构。如利用金属薄壁结构压缩变形的能量吸收装置、利用刀具刨削金属材料的能量吸收装置、利用液压的能量吸收装置,利用脆性金属破碎的能量吸收装置等。它们很多也同时被利用到了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中。
众多的能量吸收结构中,金属薄壁结构在承受冲击载荷时可通过塑性变形,断裂等破损形式来耗散大量冲击动能,且成本低、比吸能效率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能量吸收装置。圆管是传统的金属薄壁吸能结构,也是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吸能结构之一。
但是现有的以管状、蜂窝铝等为首的吸能结构有着两大缺点:
(1)撞击力初始峰值过高,会导致乘员发生“二次碰撞”,致使乘员与车辆客室内部结构如车辆座椅、桌面、侧墙、地板、车顶以及乘员之间发生撞击或乘员被抛出车外而造成伤亡;
(2)吸能量不足,碰撞中的巨大动能若不能尽量吸收充分,残余的动能将会使金属车体发生大的塑性变形,使车体结构遭受破坏令乘员失去生存空间从而引发乘员的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纸肋板吸能结构的实现方法及结构,实现方法简单快捷,而且结构不仅能压缩吸能,还能扭转吸能,适应碰撞的复杂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折纸肋板吸能结构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一个三维坐标系X-Y的平面中构建第一等边六边形,其逆时针方向上六个点依次为A、B、C、D、E、F;
S2、将等边六边形进行Z向平移得到第二等边六边形,并确定其与点A、B、C、D、E、F相对应的六个点a、b、c、d、e、f,平移距离为h;
S3、以第二等边六边形的中心为轴心将其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水平旋转φ角度;
S4、将点A、B、C、D、E、F和点a、b、c、d、e、f一一对应进行直线连接,并将点B、C、D、E、F、A与点a、b、c、d、e、f一一对应进行直线连接;每三个首尾相连的连接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平面,所有三角形平面的参数相同;
S5、在点A、B、C、D、E、F和点a、b、c、d、e、f一一对应的直线上和其相邻的三角形平面上分别取一点,将三个点首尾相连构成一个肋板三角形平面,肋板三角形平面垂直于相邻两个三角形平面;
S6、第一等边六边形构成一个平面,并与所有三角形平面构成三维折纸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角形平面ABa中的角B为38°,角a为3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等边六边形的边长为L,各个点到其中心点的距离为r,三角形平面ABa满足以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度汽车吸能盒
- 下一篇:一种折纸双重吸能结构的实现方法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