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地面细颗粒物的归因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2932.4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强;张莹;陈杰;魏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张显光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颗粒 归因 分析 方法 | ||
1.一种近地面细颗粒物的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PM2.5遥感PMRS模型,对基于卫星观测的近地面PM2.5质量浓度进行估计,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AOD是气溶胶光学厚度;FMF是细模态气溶胶占总光学厚度的比例;VEf是以FMF为自变量的体积消光比参数,该参数通过经验方法拟合获取;PBLH是行星边界层高度;RH为环境相对湿度;ρf,dry是细颗粒物有效密度;f0表征以RH为自变量的细颗粒物吸湿增长因子;
2)基于物理机理明确的PM2.5遥感PMRS模型,导出模型各影响因子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对模型公式取对数:
然后进一步求导并整理,得到公式如下:
得到各影响因子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
3)进行归因分析:
首先从理论角度计算各影响因子的相对变化率:
其中:RV代表相对变化率,x代表模型中的影响因子,对比影响因子变化一个单位其相对变化率的敏感度,滤除不敏感因素,计入残差内;
通过相对变化率找到关键变量后,估算各个影响因子对PM2.5质量浓度演变的时空变化率,分析主要影响因子及地域性差异,对比它们贡献的基底值和演变趋势,依据其相对变化率及物理意义归因为人为主导和气象主导贡献,人为和气象主导贡献可表达为:
利用卫星遥感观测信息,对中国污染区域的近地面PM2.5质量浓度的演变贡献进行计算,得到人为和气象因素对近地面颗粒物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雅克比矩阵将各影响因子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解析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各影响因子的相对变化率得到密度参数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是相对不重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9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