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税数据校验和申报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3085.3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妮;曾梦妤;陈彬;杨鹏;林沛铿;林钰杰;梁锦辉;陈轶斌;何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Q30/04 | 分类号: | G06Q30/04;G06Q40/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税 数据 校验 申报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税数据校验和申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系统初始化配置,获取相关财务业务规则并转换为可处理的对象;S2.从系统提取数据;S3.检验财务报表数据;S4.上传申报纳税数据定位至特定的位置,图像识别是指脚本在进程的可视化窗口中匹配指定的图像并定位到图像匹配的位置;S5.将数据录入的操作完成后,校验无误后即可提交。本发明提供的纳税数据校验和申报方法通过将纳税数据校验与申报业务流程自动化执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解放人力,使财务人员的人工工作可以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转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发票信息采集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到一种纳税数据校验和申报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纳税数据校验与申报,是财务涉税业务中工作量较大的工作。为确保纳税工作准确无误,财务人员需要自行登录企业级财务系统核对科目凭证与账务报表的数据一致性,然后将校验一致的数据逐一录入税务平台。在大型企业中,上述过程由于涉及的科目及金额较多,覆盖的范围较大(包括企业本部及所有分子机构),加上工作时限的要求,企业需要在纳税数据校验与申报工作上耗费大量人力成本。
目前,现有的实现方案,只能通过人工去逐一执行大量的纳税数据校验与申报操作,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经常出现人为错误。
现有业务处理中对于各种应用的操作都是人工操作,包括登录企业级财务系统核对科目凭证与账务报表的数据一致性和将校验一致的数据逐一录入税务平台,低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纳税数据校验与申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错误多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纳税数据校验和申报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税数据校验和申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系统初始化配置,获取相关财务业务规则并转换为可处理的对象;
S2.从系统提取数据;
S3.检验财务报表数据;
S4.上传申报纳税数据定位至特定的位置,图像识别是指脚本在进程的可视化窗口中匹配指定的图像并定位到图像匹配的位置。
S5.将数据录入的操作完成后,校验无误后即可提交。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步骤S1中,获取相关财务业务规则并转换为可处理的对象,根据用途不同,包括取数规则和校验规则。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获取取数规则步骤如下:
科目编码,指定需要详细查询的目的;
凭证标号,用于区分本部及各分子机构;
判断规则,正则表达式指定数据行记录的匹配规则,若匹配则提取该行数据;
提取方式,指定提取金额数据所在列,并制定以求和或取整数或其他方式合并多行数据记录。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获取校验规则的步骤如下:
读取校验规则JSON文件,并转换为结构化的JSON对象,其中,主要的属性包括:
行:指定账务报表中需要校验的行,一般为本部及分子机构名称,或项目名称;
列:指定账务报表中需要校验的列,一般为科目名称;
对应科目:指定使用哪些提取到的数据进行校验,以科目的编码作为对应。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登陆企业级财务系统,查询所有科目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3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个小标志物的图像测距算法
- 下一篇:一种双接触式高压隔离开关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