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基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3538.2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9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五华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1B33/32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基防水材料 结晶体 硅酸盐水泥 甲基纤维素 不溶于水 材料凝结 毛细孔道 渗透结晶 硬脂酸铝 黏土矿物 白云岩 硅酸钾 可控性 密实度 硅灰 抗渗 乙烯 建筑物 堵住 侵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基防水材料,由以下原料构成:硅酸盐水泥、硅酸钾、白云岩、黏土矿物、甲基纤维素、乙烯、硬脂酸铝、硅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材料凝结时间的可控性,在有水的条件下,不断发生渗透结晶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堵住毛细孔道,从而提高基体的密实度,使得基体的抗渗能力提高,有效的防止了各种水对建筑物的侵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水泥基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基防水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以水泥为主要原料,主要是利用水泥自身的抗折、抗拉、抗渗透特性来做为防水材料,但由于水泥本身的抗渗、防水性能并不能满足较高的要求,且此种防水材料经常容易发生裂缝,严重时还会脱落,容易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基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泥基防水材料,由以下原料构成:硅酸盐水泥、硅酸钾、白云岩、黏土矿物、甲基纤维素、乙烯、硬脂酸铝、硅灰。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硅酸盐水泥70-90重量份、硅酸钾1-3重量份、白云岩2-6重量份、黏土矿物3-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6重量份、乙烯1-3重量份、氯乙烯2-4重量份、硬脂酸铝3-5重量份、硅灰1-2重量份。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硅酸盐水泥90重量份、硅酸钾3重量份、白云岩2重量份、黏土矿物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重量份、乙烯3重量份、氯乙烯4重量份、硬脂酸铝5重量份、硅灰2重量份。
进一步地,将硅砂和苛性钾混合后加入熔融炉中,用重油或电加热至1200~1400℃,当形成完全熔融透明体时,从炉中放出冷却固化后,再放入高压釜中,通加压蒸汽溶解,将溶液静置澄清,除去杂质,澄清液经浓缩得到硅酸钾。
进一步地,铁合金在冶炼硅铁和工业硅时,矿热电炉内产生出大量挥发性很强的SiO2和Si气体,气体排放后与空气迅速氧化冷凝沉淀而成原料中的硅灰。
一种水泥基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将硅酸盐水泥70-90重量份、硅酸钾1-3重量份、白云岩2-6重量份、黏土矿物3-5重量份按顺序依次加入至卧式搅拌罐中,在常温下搅拌8~10分钟,充分均匀后,再依次甲基纤维素3-6重量份、乙烯1-3重量份、氯乙烯2-4重量份、硬脂酸铝3-5重量份、硅灰1-2重量份,常温下搅拌,混合后即可出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水泥基防水材料,实现了材料凝结时间的可控性,在有水的条件下,不断发生渗透结晶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堵住毛细孔道,从而提高基体的密实度,使得基体的抗渗能力提高,有效的防止了各种水对建筑物的侵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基防水材料,由以下原料构成:硅酸盐水泥、硅酸钾、白云岩、黏土矿物、甲基纤维素、乙烯、硬脂酸铝、硅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硅酸盐水泥70-90重量份、硅酸钾1-3重量份、白云岩2-6重量份、黏土矿物3-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6重量份、乙烯1-3重量份、氯乙烯2-4重量份、硬脂酸铝3-5重量份、硅灰1-2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硅酸盐水泥90重量份、硅酸钾3重量份、白云岩2重量份、黏土矿物5重量份、甲基纤维素3重量份、乙烯3重量份、氯乙烯4重量份、硬脂酸铝5重量份、硅灰2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五华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五华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3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