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4069.6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霏菲;王轶;付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12;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设备 基站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然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所述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然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解决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5G中提出的高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对延时和可靠性同时提出了需求,3GPP Rel-15可以支持小于1ms的端到端延时和10-5的误块率。随着工业物联网(Industry Internet of things)、AR以及VR等业务的增长,也为URLLC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例如,3GPP Rel-16对更高要求的URLLC进行了学习,其中,要求支持0.5ms~1ms的端到端延时以及10-6的误块率,这给无线接入网(New Radio,NR)的通信系统带来了挑战。Rel-15 NR系统目前在一个时隙(slot)中,只支持一次重复传输/传输(重复传输和/或传输),在多个时隙的重复只能占用与首次传输相同的符号,无法同时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在Rel-16对URLLC的学习中,提出了支持在一个时隙中多次重复传输/传输的方法。然而,由于一次传输不允许跨越时隙边界,以及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在不同时隙可能存在不同的配置,并且可以通过动态的方式更改这些配置,因此会造成不同的传输所占用的符号长度可能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调制解调方式,如何进行时域资源分配以及映射等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进而导致可能为数据传输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解决如何确定调制解调方式、如何进行时域资源分配以及映射等,以及为数据传输带来的困难。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
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
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用于指示时域资源;
根据DCI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并根据该项中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以及根据DCI和TDRA集合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
根据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预设传输次数的指示信息,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4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