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4463.X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先明;吕展衡;刘丽珠;郑文旭;周武艺;伍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谱睿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2 | 分类号: | C09J4/02;C09J4/06;C09J171/02;C09J16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韩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光固化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胶黏剂,为包含单体A、单体B、低聚物C、光引发剂、稀释剂、消泡剂和抗氧剂的共混液;所述单体A为含巯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或三羟甲基丙烷,所述单体B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类或三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所述低聚物C为环氧树脂。本发明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具有固化速度快、粘结性能良好、气味毒性小,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能使常用金属(铝、铁、钢等)与常用塑料(PET、PC、PVC等)很好地粘结在一起,在较高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长时间的粘结性能,而且抗拉剪切强度良好,应用领域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金属用胶黏剂对金属部件的缺陷修补和损坏维修有着比传统工艺更方便、更环保和更精准的优势,如黏结时不会像焊接因高温加热而引起结构变形和晶相组织改变,也不会像铆接因钻孔套扣造成应力集中和强度降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合成的金属用胶黏剂对金属材料有优异的黏结作用,但由于传统的胶黏剂面临机械强度、耐高温性、抗老化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目前,粘结金属与塑料、橡胶等所使用的金属用胶黏剂普遍采用丙烯酸酯类、丁腈橡胶等为原料,通过加入各种助剂和偶联剂来制备。例如,中国专利CN103074000A公开了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胶黏剂由A组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增韧树脂等)和B组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增韧树脂等)按质量份数1:1进行配比,该胶黏剂对于锌、镍、铬等金属的粘接效果好。中国专利CN103865437A公开了一种用于粘结橡胶与金属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胶黏剂由甲组份(异戊二烯橡胶、丁腈橡胶等)与乙组分(乙酸乙酯、乙醇等)组成。尽管这些胶黏剂具有较好的粘结效果,但由于丙烯酸酯、丁腈橡胶等原料气味较大,易带来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胶黏剂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具有金属-塑料粘结功能的紫外光固化胶黏剂,该胶黏剂具有固化速度快、胶黏效果好且持久、不易老化黄变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紫外光固化胶黏剂,为包含单体A、单体B、低聚物C、光引发剂、稀释剂、消泡剂和抗氧剂的共混液。
优选的,所述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单体A 10-40 份、单体B 64-160 份、低聚物C 5-26份、光引发剂0.3-1.2份、稀释剂5-45份、消泡剂0.05-0.8份和抗氧剂0.1-1份。
更优选的,所述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单体A 14-32 份、单体B 120-160 份、低聚物C 14-26份、光引发剂0.7-1.2份、稀释剂25-45份、消泡剂0.4-0.5份和抗氧剂0.9-1份。
优选的,所述单体A为含巯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或三羟甲基丙烷,含巯基羧酸酯类化合物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二巯基乙酸乙二醇酯、3-巯基丙酸十三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单体B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类或三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中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三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低聚物C为环氧树脂34715和环氧树脂313中的至少一种,购自德国良制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谱睿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农业大学;广州谱睿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4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