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4663.5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富;张明宝;张晓东;张伟;王锐;王东明;陈跃;程浩;刘灿;宋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出口 加热器入口 给水三通 给水 连通 垃圾焚烧余热 省煤器集箱 主给水管路 管路连通 锅炉控制 混合管路 混合管 排烟 锅筒 加热器 出口 加热器布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的装置,属于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主给水管路、给水三通调节阀、加热器入口管路、锅筒、加热器、加热器出口管路、主给水混合管路和省煤器集箱。所述给水三通调节阀的入口与主给水管路相连通,给水三通调节阀的出口一与主给水混合管路入口相连通,给水三通调节阀的出口二与加热器入口管路连通,加热器入口管路与加热器入口连通,加热器出口与加热器出口管路连通,加热器出口管路与主给水混合管入口连通,主给水混合管出口与省煤器集箱连通,加热器布置在锅筒水相区域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的装置,属于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垃圾焚烧后烟气的特殊性,余热锅炉出口烟气净化工艺要求锅炉排烟温度在200℃左右,但锅炉运行初期,整个受热面沾污较轻,锅炉排烟温度较低,达不到烟气净化工艺的要求,还造成低温省煤器腐蚀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的装置,包括:主给水管路、给水三通调节阀、加热器入口管路、锅筒、加热器、加热器出口管路、主给水混合管路和省煤器集箱。所述给水三通调节阀的入口与主给水管路相连通,给水三通调节阀的出口一与主给水混合管路入口相连通,给水三通调节阀的出口二与加热器入口管路连通,加热器入口管路与加热器入口连通,加热器出口与加热器出口管路连通,加热器出口管路与主给水混合管入口连通,主给水混合管出口与省煤器集箱连通,加热器布置在锅筒水相区域内。
本发明通过锅炉本体自身系统对省煤器入口工质温度进行加热,不但可以提高排烟温度,还减轻了受热面的低温腐蚀,有效解决目前垃圾余热锅炉运行初期存在的烟气净化和腐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主给水管路,2为给水三通调节阀,2-1为给水三通调节阀出口一,2-2为给水三通调节阀出口二,3为加热器入口管路,4为锅筒,5为加热器,6为加热器出口管路,7为主给水混合管路,8为省煤器集箱,9为水相,10为汽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模板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控制排烟温度的装置,包括:主给水管路1、给水三通调节阀2、加热器入口管路3、锅筒4、加热器5、加热器出口管路6、主给水混合管路7和省煤器集箱8。所述给水三通调节阀2的入口与主给水管路1相连通,给水三通调节阀的出口一2-1与主给水混合管路7入口相连通,给水三通调节阀的出口二2-2与加热器入口管路3连通,加热器入口管路3与加热器5入口连通,加热器5出口与加热器出口管路6连通,加热器出口管路6与主给水混合管路7入口连通,主给水混合管路7出口与省煤器集箱8连通,加热器5布置在锅筒4水相9区域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发明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4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