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光路设计的3D光学内窥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4695.5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0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泰升;张红鑫;史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A61B1/07;A61B1/00 |
代理公司: | 22214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光路成像 处理装置 两幅图像 图像融合 中继镜组 双光路 探测器 成像 内窥镜 图像 图像融合技术 医疗器械技术 单光路系统 高质量传输 光学内窥镜 中继镜系统 并列安装 高分辨率 光学系统 棒状镜 大面阵 电子镜 光路 镜管 双路 生产成本 合成 采集 传递 保证 | ||
基于双光路设计的3D光学内窥镜系统属于3D成像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系统采用Hopkins棒状镜光学系统进行双光路的设计,然后通过双路结构设计将两个单光路系统并列安装于一个镜管中,再通过中继镜系统将两个光路的两幅图像成像于一个大面阵CCD/CMOS上,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处理成3D图像显示出来,该系统包括:双光路成像系统、中继镜组、CCD/CMOS探测器以及图像融合处理装置;所述双光路成像系统分别采集一个部位的图像,通过中继镜组传递并成像至CCD/CMOS探测器,由图像融合处理装置将两幅图像合成至3D图像。本发明可以保证图像的高质量传输,获得高分辨率的3D图像,解决了3D电子镜的高精度小尺寸CCD/CMOS难以获得和长时间工作产生热量的问题,降低3D内窥镜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成像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基于双光路设计的3D光学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推动了微创医疗器械的发展,内窥镜是微创医疗器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材之一。由于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越来越突出,也逐渐成为制约微创手术进一步提高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了让医生得到患者体内的真实3D影像信息,3D内窥镜随之被研发成功。
内窥镜按照其成像方式可分为光学镜和电子镜,目前绝大多数2D硬管内窥镜都是采用光学镜。电子镜是将CCD/CMOS安装在内窥镜前端,将图像转变为电信号传输至后端处理器,多用于软式内窥镜。由于内窥镜镜身直径很小,一般在五到十几个毫米间,因此电子镜要求CCD/CMOS尺寸很小。在CCD/CMOS尺寸无法做得较小时,CCD/CMOS也可以被放置在镜身后端,在镜身内由导光束将图像传递到两个CCD/CMOS上,但这种方式会导致图像质量的缺损。
对于3D内窥镜来说,需要得到同一物体不同视角的两幅图像,再通过图像处理将两幅图像融合成3D图像。目前常见的3D内窥镜大多为电子镜,是利用两个前置CCD/CMOS同时进行图像采集,这对CCD/CMOS尺寸和精度有更高的要求,尽管现在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同样精度的芯片尺寸可以做的更小,但仍无法达到光学内窥镜的高分辨率,且高精度小尺寸芯片定制成本很高。另外前置CCD/CMOS在长时间工作中会产生热量,为避免灼伤人体,对系统的散热处理也有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光路设计的3D光学内窥镜系统,该系统采用Hopkins棒状镜光学系统进行双光路的设计,然后通过双路结构设计将两个单光路系统并列安装于一个镜管中,再通过中继镜系统将两个光路的两幅图像成像于一个大面阵CCD/CMOS上,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处理成3D图像显示出来。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双光路设计的3D光学内窥镜系统,该系统包括:双光路成像系统、中继镜组、CCD/CMOS探测器以及图像融合处理装置;所述双光路成像系统分别采集目标图像,通过中继镜组传递并成像至CCD/CMOS探测器,由图像融合处理装置将两幅图像合成至3D图像。
优选的,所述双光路成像系统由两个成像物镜和两根Hopkins棒状镜组成,每个光路包括一个成像物镜和一个Hopkins棒状镜,所述成像物镜安装在Hopkins棒状镜的前端,由所述成像物镜采集图像,通过Hopkins棒状镜传递至中继镜组。
优选的,所述两组成像物镜和Hopkins棒状镜组成双光路成像系统,并联集成在一个镜管中。
优选的,所述采用单光路传递图像系统设计,将双光路系统所成的两幅图像,传递并成像于CCD/CMOS探测器的像面。
优选的,还包括光纤照明装置,所述光纤照明装置集成在所述镜管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保证图像的高质量传输,获得高分辨率的3D图像,解决了3D电子镜的高精度小尺寸CCD/CMOS难以获得和长时间工作产生热量的问题,降低3D内窥镜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4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