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电源变换器和三相变压器的单相电转三相电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5118.8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易东;张伟鹏;魏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尚华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18;H02M5/14;H02M5/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公兴***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变换器 隔离变压器 三相变压器 输入端 输出端连接 输电线 星形绕组 单相电 低压配电网 三角形绕组 中性点接地 故障抢修 配电系统 三相电能 变换器 三相电 输出端 双电源 改造 | ||
1.基于双电源变换器和三相变压器的单相电转三相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输电线(LA)、第一隔离变压器(IT1)、第二隔离变压器(IT2)、第一电源变换器(SC1)、第二电源变换器(SC2)和三相变压器(T),所述输电线(LA)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IT1)的输入端、第二隔离变压器(IT2)输入端和所述三相变压器(T)星形绕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变换器(SC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IT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变换器(SC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IT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相变压器(T)星形绕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变换器(SC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源变换器(SC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相变压器(T)三角形绕组a端子、b端子、c端子与中性点接地的低压配电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电源变换器和三相变压器的单相电转三相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IT1)的输入端的P1端子和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IT2)的输入端的P2端子均分别与所述输电线(LA)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IT1)的输入端的Q1端子和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IT2)的输入端的Q2端子均分别接地;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IT1)的输出端的M1端子和N1端子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源变换器(SC1)的输入端的R1端子和S1端子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IT2)的输出端的M2端子和N2端子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源变换器(SC2)的输入端的R2端子和S2端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电源变换器和三相变压器的单相电转三相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变压器(T)星形绕组的A端子与所述输电线(LA)连接,所述三相变压器(T)星形绕组的B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变换器(SC2)的输出端K2端子连接,所述三相变压器(T)的星形绕组的C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源变换器(SC1)的输出端的J1端子连接;所述三相变压器(T)的星形绕组N端子均分别与第一电源变换器(SC1)的输出端的K1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源变换器(SC2)的输出端J2端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电源变换器和三相变压器的单相电转三相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IT1)的输入端Q1端子和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IT2)的输入端Q2端子均分别与回流线(LB)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电源变换器和三相变压器的单相电转三相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变换器(SC1)的第二大功率开关器件(SVG2)的输出电压UC大小等于所述输电线(LA)的输入电压U大小且所述第一电源变换器(SC1)的第二大功率开关器件(SVG2)的输出电压UC相位超前于所述输电线(LA)的输入电压U相位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尚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尚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1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