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5442.X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孔为;陆西坡;肖建昆;陆斯钰;朱科俊;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10/00 | 分类号: | H02S10/00;H01M8/0662;H01M8/04007;C25B1/02;C07C29/151;C07C29/152;C07C3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风平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燃料 制备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制备燃料的第一反应系统(1)、用于给第一反应系统(1)输送热能的燃料电池系统(2)、用于向燃料电池系统(2)输送第一气体的第一送气系统(3)、与所述第一反应系统(1)连通的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系统(1)输送第二气体的第二送气系统(4)以及与所述第一反应系统(1)连通的用于燃料储存的第一收集系统(5);所述第一送气系统(3)的进气口与用于制备第一气体的第二反应系统(6)连通,所述第二反应系统(6)包括电解池(601)以及用于向所述电解池(601)提供电能的光伏电站(602);
所述第一反应系统(1)包括用于气体混合的混合腔(110)以及反应腔(120);所述混合腔(110)包括混合外腔(111)以及混合内腔(112),所述反应腔(120)包括反应外腔(121)以及反应内腔(122),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位于所述反应内腔(122);所述第一反应系统(1)的反应外腔(121)设置有反应器(103),所述反应器(103)分布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四周,所述混合外腔(111)与所述反应器(103)的气体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系统(6)设置有用于第三气体收集的第二收集系统(6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的尾气出口与混合内腔(112)连通,尾气从所述混合内腔(112)送入所述混合外腔(111);所述第二送气系统(4)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混合外腔(1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气系统(4)的包括第二送气管道,所述第二送气管道环绕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周围,第二送气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混合外腔(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外腔(121)设置有隔热外壳,所述反应外腔(121)内填充有用于热量传递的相变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合外腔(111)中设置有孔位错开的若干平行间隔分布的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2)为管式燃料电池或者为板式燃料电池。
8.一种基于光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制备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第二反应系统(6)的电解池(601)利用光伏电站(602)提供的电能将电解池中的原料电解,生成第一气体以及第三气体,第一气体通过第一送气系统(3)送入燃料电池系统(2),第三气体送入第二收集系统(603);
(b)送入燃料电池系统(2)的第一气体在燃料电池中转化,转化后形成的尾气送入第一反应系统(1)的混合内腔(112),同时通过第二送气系统(4)向混合外腔(111)中送入第二气体,第一气体与第二气体在混合外腔(111)中混合后,送入反应器(103);
(c)第一气体与第二气体在反应器(103)内合成燃料,合成的燃料从反应器(103)的出口送入第一收集系统(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4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