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支护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5667.5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1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刚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基坑 边坡微 膨胀 不透水 软弱 支护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支护施工方法,本发明将边坡修成两个或三个台阶,第一台阶采用锚杆挂网喷浆支护工法。第二或第三台阶采用行之有效并可回收利用的工字钢或槽钢上焊横向围柃,迎土面加竹跳板或旧木模板支挡的施工工法,确保了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边坡支护安全。本发明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可靠顺利进行。同时,克服了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边坡遇水即融化膨胀,变得极为松散,丧失粘结力,支撑力、摩擦力,直往下坍的弊端,节约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支护的施工工法,具体的涉及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支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支护时,对于处在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当遇到外来水源浸泡而即刻融化膨胀,土体变得极为松散,无粘接力,无支撑力,无摩擦力,或经强雨水侵袭后,边坡土体脚跟直往下坍,大雨大坍,小雨小坍,天晴后继续往下坍的状态下,需要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工法。
在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支护的长期实践中,常规习惯性的做法,就是加大放坡系数为1:1或1:1:25,同时加大工作操作面,采用锚杆挂网喷浆予以支护,只要保证工作面绝对安全就完成了。若遇到场地狭窄,又要保证施工道路通畅无阻的情况下,只好采取深层冲孔灌注桩加深层水泥搅拌桩帷幕共同作用,形成支护体系,以保护基坑边坡不受水浸泡而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但是此支护体系成本费用极高。
故此,只有发明一种简便有效的施工工法,既能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可靠,又能使支护成本适度可控,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是针对现有常规习惯性边坡支护施工工艺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将边坡修成两个或三个台阶,第一台阶采用锚杆挂网喷浆支护工法。第二或第三台阶采用行之有效并可回收利用的工字钢或槽钢上焊横向围柃,迎土面加竹跳板或旧木模板支挡的施工工法,确保了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边坡支护安全。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可靠顺利进行。同时,克服了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边坡遇水即融化膨胀,变得极为松散,丧失粘结力,支撑力、摩擦力,直往下坍的弊端,节约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边坡设计图纸要求,放第一个台阶边坡线,挖边坡土方,修第一个台阶边坡,打锚杆,注水泥浆,挂网片,喷混凝土浆;
步骤二:放第二个台阶边坡线,挖边坡土方,修第二个台阶边坡,打锚杆,注水泥浆,挂网片,喷混凝土浆;
步骤三:放第三个台阶边坡线,挖土修第三个台阶边坡,利用钻孔机引孔6.5m深,安装工字钢或槽钢桩支护桩,桩孔内填土,压密注浆;
步骤四:支护工字钢或槽钢桩上焊横向连接钢筋,把桩连成整体,共同受土方坍塌侧压力,安装挡土竹跳板或旧模板;
步骤五:回填挡土竹跳板或旧模板与边坡土体之间的空隙土方,并利用挖机拍实,紧跟其后压密注浆,使土体固结密实,形成整体。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根据边坡设计图纸要求,放第一个台阶边坡线,挖边坡土方,修第一个台阶边坡,打锚杆,注水泥浆。挂网片,喷锚混凝土浆,完成第一个台阶段边坡支护。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放第二个台阶边坡线,挖边坡土方,修第二个台阶边坡,打锚杆,注水泥浆,挂网片,喷锚混凝土浆,完成第二个台阶段边坡支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将边坡修成两个或三个台阶,第一台阶采用锚杆挂网喷浆支护工法。第二或第三台阶采用行之有效并可回收利用的工字钢或槽钢上焊横向围柃,迎土面加竹跳板或旧木模板支挡的施工工法,确保了微膨胀不透水软弱土体边坡支护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