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6144.2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陈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陈花 |
主分类号: | E01H1/02 | 分类号: | E01H1/02;E01H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道路 清扫 | ||
1.一种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包括驾驶室(1)、喷水装置、车厢(2)和若干车轮(3),所述驾驶室(1)固定在车厢(2)的一侧,所述喷水装置设置在驾驶室(1)的下方,所述车轮(3)与驾驶室(1)和车厢(2)的下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的下方设有清扫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车厢(2)内设有PLC;
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滚筒(4)、转轴(5)和两个清扫组件,所述滚筒(4)位于车厢(2)的靠近驾驶室(1)的一侧的下方,所述滚筒(4)固定在转轴(5)上,所述滚筒(4)与转轴(5)同轴设置,两个清扫组件分别位于滚筒(4)的两端,所述滚筒(4)的外周上设有若干刷毛;
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固定条(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固定单元、蜗杆(9)、蜗轮(10)、传送带(11)和若干清扫单元,所述固定条(6)固定在车厢(2)的下方,所述固定条(6)上设有穿孔,所述转轴(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穿孔与两个主动锥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7)抵靠在固定条(6)上,所述从动锥齿轮(8)固定在蜗杆(9)的一端,所述从动锥齿轮(8)与蜗杆(9)同轴设置,所述从动锥齿轮(8)与主动锥齿轮(7)啮合,所述固定单元设置在蜗杆(9)的上方,所述蜗轮(10)与蜗杆(9)啮合,所述蜗轮(10)与其中一个清扫单元连接,其余清扫单元通过传送带(11)与该清扫单元连接;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连接管(19)、滤膜(20)、回流管(21)、水泵(22)和若干收集管(23),所述连接管(19)固定在车厢(2)的下方,所述回流管(21)和各个收集管(23)均与连接管(19)连通,所述收集管(23)设置在清扫单元之间,所述回流管(21)通过水泵(22)与喷水装置连接,所述滤膜(20)设置在回流管(21)的与连接管(19)的连通处,所述水泵(22)与PLC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水箱(24)、水管(25)、喷头(26)和阀门,所述水箱(24)固定在车厢(2)内,所述喷头(26)固定在驾驶室(1)的下方,所述喷头(26)通过水管(25)与水箱(24)连通,所述阀门位于水箱(24)的与水管(25)的连通处,所述阀门与PLC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6)为雾化喷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4)内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27),所述液位传感器(27)与PLC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4)的上方设有添加管(28)和管盖(29),所述添加管(28)与车厢(2)的上方连通,所述管盖(29)盖设在添加管(28)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杆(14)和第一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5)的内圈与蜗杆(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5)的外圈通过固定杆(14)固定在车厢(2)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单元包括第二轴承(16)、竖杆(17)、轮毂(12)和扫刷(13),所述第二轴承(16)的外圈固定在车厢(2)的下方,所述第二轴承(16)的内圈与竖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轮毂(12)固定在竖杆(17)的底端,所述扫刷(13)固定在轮毂(12)的下方,各个轮毂(12)通过传送带(11)连接,所述蜗轮(10)固定在最靠近滚筒(4)的轮毂(12)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的靠近连接管(19)的一侧设有收集箱(18),所述收集箱(18)上设有开口,所述滚筒(4)的刷毛抵靠在开口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管(19)的一端设置在收集箱(18)内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9)的位于收集箱(18)内的一端上设有活性炭滤网(3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9)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陈花,未经徐陈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61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