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自适应控制的万能电动工具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6147.6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蒋兆林;李海英;蒋双云;陈欣;董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自适应 控制 万能 电动工具 充电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自适应控制的万能电动工具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交直流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开关MOSFET、待充电的电动工具充电端口、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充电参数匹配控制网络,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分别接入交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与开关MOSFET连接的回路中,充电参数匹配控制网络依次连接锂电池模组充电管理模块、锂电池模组类型识别模块、充电端口,锂电池模组充电管理模块与开关MOSFET连接。本发明能智能调节交直流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动工具锂电池模组的充电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自适应控制的万能电动工具充电器,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制造技术的日趋成熟,各种各样的直流电动工具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园林、建筑等众多行业中。目前,不同种类或型号的直流电动工具一般配备有不同的充电器,这些充电器要么输出电压不同,要么输出电流不同,或者输出电压/电流均不同,各自互不通用,对于需要使用多种电动工具的使用者(比如装修工人等)来说,就要同时携带多种充电器,不仅工作很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充电器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自适应控制的万能电动工具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交直流电源转换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压/电流双反馈环路的、PWM/PFM控制模块、开关管、变压器、整流/滤波模块,其中,PWM/PFM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或截止;交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中的整流/滤波模块依次连接开关MOSFET、待充电的电动工具充电端口,电压/电流双反馈环路分别连接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充电参数匹配控制网络,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分别接入整流/滤波模块与开关MOSFET连接的回路中,充电参数匹配控制网络依次连接锂电池模组充电管理模块、锂电池模组类型识别模块、充电端口,锂电池模组充电管理模块与开关MOSFET连接;锂电池模组充电管理模块通过开关MOSFET控制输出端与充电端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参数匹配控制网络由电阻网络和模拟开关构成,电阻网络的一侧与电压/电流双反馈环路中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侧与模拟开关连接,模拟开关的另一侧连接一固定电平。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模组类型识别模块包括一电阻器,其与待充电的电动工具的锂电池模组内的识别电阻构成分压器构成;或者,所述锂电池模组类型识别模块包括一用于读取待充电的电动工具的锂电池模组内存储器中的ID数据的数据读取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压/电流双反馈环路包括电压反馈环路和电流反馈环路,两个环路均由光电耦合器件和比较器构成。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模组充电管理模块以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芯片。
本发明采用自适应充电参数匹配控制网络和电动工具锂电池模组类型识别模块,因此锂电池模组充电管理电路能够通过电动工具锂电池模组类型识别模块,自动识别电动工具锂电池模组的类型,通过自适应充电参数匹配控制网络,智能调节交直流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即锂电池模组内电芯的串联数和/或并联数不同)的电动工具锂电池模组的充电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自适应控制的万能电动工具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充电参数匹配控制网络与电压/电流双反馈环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4分别为实施例1、2中锂电池模组充电管理模块与锂电池模组类型识别模块不同实现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6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