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膜泵缓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7062.X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祁文;王贵;屈卫德;付岳峰;左仓;蒋科;卢飚;段鹏飞;宁轩;赵军;李峰;金忠升;王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F04B11/00;F04B49/10;F04B49/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郑丽红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缓冲 系统 | ||
1.一种隔膜泵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缓冲单元和出口缓冲单元;
所述进口缓冲单元包括入口囊式蓄能器(16),所述入口囊式蓄能器(16)设置在隔膜泵的进口管路上;
所述出口缓冲单元包括出口缓冲管(3)、蓄能器(2)、稳压控制装置(4)、故障监测阀(6)和压力传感器(1),所述蓄能器(2)通过稳压控制装置(4)安装在出口缓冲管(3)上;所述出口缓冲管(3)设置在隔膜泵的出口管路上;
所述出口缓冲管(3)包括缓冲壳体(31)、入口法兰(32)、出口法兰(33)、内软管(34)和外软管(35);所述缓冲壳体(31)为套筒结构,所述内软管(34)套装在外软管(35)内,所述外软管(35)设置在缓冲壳体(31)内,且通过设置在缓冲壳体(31)两端的入口法兰(32)、出口法兰(33)压紧;
所述故障监测阀(6)的进口与内软管(34)、外软管(35)之间的间隙连通,出口与压力传感器(1)连接;
所述蓄能器(2)包括第一囊式蓄能器(21)和第二囊式蓄能器(22),所述第一囊式蓄能器(21)为低压蓄能器(7),所述第二囊式蓄能器(22)为高压蓄能器(9),且第一囊式蓄能器(21)和第二囊式蓄能器(22)的出口通过缓冲分配(23)并联设置;
所述稳压控制装置(4)包括阀座(41)、阀芯(42)、弹簧(43)和衬套(44);所述阀座(41)包括固定设置的内筒体(411)和外筒体(412),且内筒体(411)和外筒体(412)之间设置有过流通孔(413),所述阀芯(42)设置在内筒体(411)内,且阀芯(42)与内筒体(411)之间设置有衬套(44),所述弹簧(43)的一端套装在阀芯(42)底端,另一端套装在内筒体(411)的外周面上;
所述稳压控制装置(4)安装在缓冲壳体(31)上的通孔内,阀座(41)顶端与缓冲分配器(23)连通,阀芯(42)的底端设置在缓冲壳体(31)和外软管(35)之间的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监测阀(6)包括壳体(63)、上螺塞(64)、下螺塞(65)、导向套(66)、阀芯球(67)和压缩弹簧(68);所述壳体(63)内设置有进口流道(69)、出口流道(610)和中间流道(611);所述中间流道(611)为贯穿壳体(63)轴向的通孔,所述进口流道(69)的一端与内软管(34)、外软管(35)之间的间隙连通,另一端与中间流道(611)连通;所述出口流道(610)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1)连通,另一端与中间流道(611)连通;所述上螺塞(64)设置在壳体(63)的上端,用于封闭中间流道(611)的上端,所述下螺塞(65)设置在壳体(63)的下端,用于封闭中间流道(611)的下端;所述阀芯球(67)、压缩弹簧(68)、导向套(66)均设置在中间流道(611)内,所述阀芯球(67)用于阻断进口流道(69)与出口流道(610)之间的通道,所述压缩弹簧(68)的一端与阀芯球(67)接触,另一端通过导向套(66)限位,所述导向套(66)固定设置在中间流道(611)内,其底端设置有豁口(615),所述豁口(615)的径向尺寸大于阀芯球(67)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膜泵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壳体(31)的内表面为向内凹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膜泵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壳体(31)与入口法兰(32)之间设置有入口薄法兰(36),所述缓冲壳体(31)与出口法兰(33)之间设置有出口薄法兰(37),所述内软管(34)和外软管(35)的两端均设置有压紧凸台(38),所述内软管(34)右侧的压紧凸台(38)被缓冲壳体(31)与出口法兰(33)压紧,左侧的压紧凸台(38)被缓冲壳体(31)与入口法兰(32)压紧,所述外软管(35)右侧的压紧凸台(38)被入口薄法兰(36)与入口法兰(32)压紧,左侧的压紧凸台(38)被出口薄法兰(37)与出口法兰(33)压紧,所述内软管(34)右侧的压紧凸台(38)与外软管(35)右侧的压紧凸台(38)之间设置有压膜环(39),所述内软管(34)左侧的压紧凸台(38)与外软管(35)左侧的压紧凸台(38)之间设置有压膜环(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70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