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7105.4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王少华;刘晓;罗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14;G01K13/00;G01R31/08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雪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接头 监测模块 温度检测模块 检测 电缆分线箱 温度信息 电缆 输出报警信号 温度监测装置 温度信息发送 电缆连接处 报警提示 电缆分线 对接安装 火灾事故 阈值时 预设 整合 发送 维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装置及系统,所述的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缆分线箱及监测模块;电缆分线箱用于对电缆进行整合及对接安装,电缆连接处生成电缆接头;监测模块设置于电缆分线箱内,温度检测模块与监测模块连接,温度检测模块用于设置于电缆接头处,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缆接头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监测模块,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输出报警信号,例如,当监测模块检测到电缆接头的温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发出报警提示,以实现对电缆接头温度的检测,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电缆进行检测及维护,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电力行业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和城网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电力电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电网建设持续推进,高压电缆网络已经慢慢取代架空线成为政府、交通枢纽、商业区及各大居民小区主要供电方式。
但是,随着电缆使用量的增加,电缆在通道内过于密集,在夏冬两季用电高峰期,散发的热量无法迅速向外界传导,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运行,会使电缆事故发生率升高,同时也会影响电缆使用寿命。与此同时,电缆运行维护过程中的野蛮施工往往也会带来运行电缆的短路爆炸以及大面积停电事故,使得抢修恢复难度大,还损害老百姓的用电权益。
电缆接头是城区供配电网安全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导致电缆接头故障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其操作工艺不规范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在电缆接头运行过程中接触电阻变大,使得电缆接头温度升高,进而引起火灾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缆接头温度异常,容易引起火灾事故,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装置及系统。
一种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缆分线箱及监测模块;所述电缆分线箱用于对电缆进行整合及对接安装,所述电缆连接处生成电缆接头;所述监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缆分线箱内,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设置于所述电缆接头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缆接头的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输出报警信号。
上述的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电缆分线箱,对电缆进行整合及对接安装,以使所述电缆连接处生成电缆接头,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缆接头处,以检测所述电缆接头的温度信息,以实现对电缆接头温度的检测,当所述监测模块检测到电缆接头的温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发出报警提示,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电缆进行检测及维护,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温度信息大于预设阈值时,输出所述报警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为温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监测模块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感应线圈及整流滤波单元,所述感应线圈用于与所述电缆耦合,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分别与所述感应线圈及所述监测模块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用于从所述电缆上获取电能,并将所述电能通过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处理后,发送至所述监测模块,以为所述监测模块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连接。
一种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7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