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气对流散热技术的道路交通管理用升降路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7442.3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雒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9/608;E01F9/615;E01F9/669;H05K7/20;H02J7/3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婕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气 对流 散热 技术 道路 交通管理 升降 | ||
1.一种基于空气对流散热技术的道路交通管理用升降路桩,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控制腔(2),壳体(1)的顶端设有收纳腔(3),所述控制腔(2)的内腔底壁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上的伸缩杆(6)的顶端贯穿控制腔(2)的顶壁且固定连接有与收纳腔(3)相配合的警示盘(7),所述伸缩杆(6)与壳体(1)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壳体(1)的左右侧端对称设有预埋板(9),一个所述预埋板(9)内设有吸气腔(91),所述吸气腔(91)的内腔顶壁安装有吸气泵(10),所述吸气泵(10)通过吸气管(11)贯通连接收纳腔(3),吸气管(11)内设有第一防护网(12),所述吸气腔(91)通过通孔(13)贯通连接控制腔(2),另一个所述预埋板(9)内设有排气孔(15),排气孔(15)分别贯通连接收纳腔(3)和控制腔(2),排气孔(15)靠近收纳腔(3)的一端设有第二防护网(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散热技术的道路交通管理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是圆柱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散热技术的道路交通管理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内设有滤尘网(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散热技术的道路交通管理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5)是U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散热技术的道路交通管理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2)的内腔上下壁均均匀的设有若干加强筋板(8)。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散热技术的道路交通管理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盘(7)是圆盘形结构,警示盘(7)的轴线与伸缩杆(6)的轴线重合,警示盘(7)的顶端设有发电腔(72),所述发电腔(72)的顶端开口设有支撑网(73),发电腔(72)的内腔底壁设有太阳能电池板(74),所述警示盘(7)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照射腔(76),所述照射腔(76)的内腔安装有警示灯(77),照射腔(76)的开口端设有与警示灯(77)相配合的灯罩(78),所述警示盘(7)内设有蓄电池(71),所述蓄电池(71)设在发电腔(72)的下方,蓄电池(71)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74)和警示灯(7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散热技术的道路交通管理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腔(72)的内腔侧壁安装有光敏开关(75),所述警示灯(77)与光敏开关(7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74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动力飞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