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7896.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何龙;陈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B25J9/10;B25J11/00;B25J17/00;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约束 仿生 软体 节肢 机器人 及其 驱动 方法 | ||
1.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包括足肢、驱动组件、集成电路基板和机体;其特征在于:足肢共有2n个,n≥2;其中n个足肢设置在机体的一侧;另n个足肢设置在机体的另一侧;4n个驱动组件均安装在机体上;所述的足肢包括安装质量块、第一液压关节、第二液压关节和足尖垫块;安装质量块与机体固定;第一液压关节的一端与安装质量块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液压关节的一端固定;第二液压关节的另一端固定有足尖垫块;第一液压关节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第二液压关节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
所述的第一液压关节与第二液压关节结构相同,均包括端部杆、弹性液囊和弹性带;两根端部杆的内端铰接;弹性液囊设置在两根端部杆内端之间;弹性带的两端与两根端部杆的中部分别固定;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储液囊体;正电极、负电极分别设置在储液囊体的两侧;负电极接地;正电极与集成电路基板上的电压提供设备连接;4n个驱动组件内的储液囊体与4n个弹性液囊分别连通;储液囊体及弹性液囊内装有液体电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电路基板包括控制器、无线模块和高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的控制接口与控制器连接;高压发生器的4n个输出接口与4n个驱动组件内的正电极分别连接;无线模块的通信接口与控制器连接;无线模块与上位机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及负电极的材质均采用离子导电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根端部杆的内端均设置有与自身轴线成45°角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液囊的材质为硅橡胶;储液囊体的材料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电介质采用植物变压器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体及足尖垫块的材质均采用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肢还包括连接套筒;第一液压关节与第二液压关节的相对端分别伸入连接套筒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呈长方体状;足肢的内端安装在机体侧部的梯形槽内;各驱动组件安装在机体顶部的圆形槽孔内;集成电路基板安装在机体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约束仿生软体节肢机器人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驱动方法、左转驱动方法和右转驱动方法;
前后驱动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依次以2n根足肢作为工作足肢,执行足肢前移动作;足肢前移动作的过程如下:
①.控制工作足肢的第二液压关节对应的驱动组件通电,使得工作足肢的第二液压关节伸展,工作足肢末端的足尖垫块脱离地面;
②.控制工作足肢的第一液压关节对应的驱动组件通电,使得工作足肢的第一液压关节伸展,工作足肢末端的足尖垫块向前移动;
③.控制工作足肢的第二液压关节对应的驱动组件断电,使第二液压关节恢复原状,工作足肢末端的足尖垫块接触地面;
步骤二、控制四条足肢中的第一液压关节对应的驱动组件同步断电,使四个第一液压关节恢复原状,使得机体前移;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二,使得机体持续前进;
左转驱动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依次以右前足肢、右后足肢作为工作足肢,执行足肢前移动作,使得四根足肢均前移;
步骤二、控制右前足肢、右后足肢中的第一液压关节对应的驱动组件同步断电,使右前足肢、右后足肢中的第一液压关节恢复原状,使得机体向左发生偏转;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二,直到转向的幅度达到要求;
右转驱动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依次以左前足肢、左后足肢作为工作足肢,执行足肢前移动作,使得四根足肢均前移;
步骤二、控制左前足肢、左后足肢中的第一液压关节对应的驱动组件同步断电,使左前足肢、左后足肢中的第一液压关节恢复原状,使得机体向右发生偏转;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二,直到转向的幅度达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78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