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育秧基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8046.2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9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富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28 | 分类号: | A01G24/28;A01G24/22;A01G24/20;A01G24/15;A01G24/30;C05F11/00;C05F17/20;C05F1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海区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育秧 基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育秧基质,其中,水稻育秧基质,按照重量份计,包含草炭30~50份、有机原料40~60份、蛭石6~10份、珍珠岩1~3份和少量生根组合剂,其中所述生根组合剂的添加量为其余配方总重量的0.0003~0.000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以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制备的有机肥料有效解决水稻苗期病害,有效的起到了对水稻生长的调节,在植物根系定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明显;除此以外基质中大量使用废菌棒充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使得资源循环利用,因此,本发明基质原料环保节能,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育秧基质。
背景技术
随着水稻用工成本增加,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成为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工厂化育秧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水稻育秧基质一般以草炭为主,配以珍珠岩及蛭石等,搅拌加工而成。草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价格逐年升高,国家也正在加强对草炭开采的监管力度。生物炭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型土壤改良材料,是由生物质如农作物废弃物等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富碳产物,具有特殊的理化特性,在农业、环境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生物炭施入土壤后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作用。将水稻秸秆制作成生物炭以及通过秸秆发酵等方式制作成育秧基质,有利于水稻秸秆的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育秧基质,并提供所述水稻育秧基质的制备方法,其中,水稻育秧基质,按照重量份计,包含草炭30~50份、有机原料40~60份、蛭石6~10份、珍珠岩1~3份和少量生根组合剂,其中所述生根组合剂的添加量为其余配方总重量的0.0003~0.0005%。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计,包含草炭40份、有机原料50份、蛭石8份、珍珠岩2份和占上述配方总重量的0.0004%的生根组合剂。
进一步的,所述生根组合剂是由吲哚丁酸钾和萘乙酸按照3:2的比例混合形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原料是由菌棒秸秆经过生物发酵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发酵过程采用发酵菌为哈茨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且每克发酵菌含1000亿菌群数。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菌为所述菌棒秸秆总量的0.08~0.12%。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菌为所述菌棒秸秆总量的0.1%。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稻育秧基质中有机原料的制备方法为以废弃的菌棒秸秆为原料,将原料晒干后粉碎至0.5~1.0cm左右粒径大小的粉状,添加质量百分含量为菌棒秸秆总量的0.08%~0.1%的发酵菌堆积发酵而成,发酵过程中控制含水率在40~60%,温度为升高至65~75℃,发酵18~22天后再降温至35~45℃陈化28~32天制成混合料,即为所述有机肥料。
优选的,所述有机原料的制备过程中发酵菌的添加量为菌棒秸秆总量的0.1%,发酵过程中控制含水率在50%,温度为升高至70℃,发酵20天后再降温至40℃陈化30天制成混合料,即为所述有机肥料。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以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制备的有机肥料,发酵方法温度最高达到70℃左右,可以杀死有害菌及草籽,有效解决水稻苗期病害,添加适量的生长激素,协同促进水稻主虚根的增长,有效的起到了对水稻生长的调节,在植物根系定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明显;除此以外基质中大量使用废菌棒充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使得资源循环利用,因此,本发明基质原料环保节能,适宜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富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富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8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测试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取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