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隔断门的接触网密封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8278.8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孔令洋;张骞;尚勤平;刘铮;徐胜;田江泽;胡慧茹;王辉;龙智卓;赵继平;柴巧利;郭宁;武小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E06B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区间 隔断 接触 密封 装置 施工 方法 | ||
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隔断门的接触网密封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密封板主体、移动板组、上压板、接触网汇流排、弹性胶块和密封条;密封板主体包括底梁和面板;面板上开有第一缺口;移动板组插设在密封板主体的间隙中,包括移动板块、连接边框、压条和滚轴;移动板块上开有V字形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底部设有第一弧形槽;压条压接在移动板块的第二缺口中;压条底部设有第二弧形槽;上压板插在压条中,上压板底部开有第三弧形槽;第三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拼成第一孔道;弹性胶块插在第一孔道中;弹性胶块中开有第二孔道;接触网汇流排插在第二孔道中。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接触网汇流排密封不严、操作不便、占空间大和在隧道侧墙较薄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隔断门的接触网密封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铁中的人防系统是城市人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平时作为城市地下交通干道,战时作为城市人民防空疏散干道、物资储存库或人员掩蔽的主要场所。一个车站和一个相邻隧道为一个防护单元,在每个防护单元的两端需设置有能承受双向冲击波荷载且具有密闭功能的区间隔断门,平时开启,战时关闭。接触网汇流排是地铁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战时关门,接触网汇流排可在不断开的情况下进行密闭。
现有的用于密闭区间隔断门接触网的密封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调节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隔断门的接触网密封装置及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地铁接触网汇流排密封不严、操作不便、占空间较大,且在隧道侧墙较薄的情况下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隔断门的接触网密封装置,安装在地铁区间的人防隔断门框的上部,在密封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有密封板主体、移动板组、上压板、接触网汇流排、弹性胶块和密封条;所述密封板主体包括有沿横向设置的底梁和面板;所述面板有两块,沿纵向平行间隔连接在底梁的顶部;在面板的顶部中间开设有矩形的第一缺口;在面板上、位于第一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螺套;所述移动板组插设在两块面板之间的间隙中、对应第一缺口的位置处,包括有移动板块、连接边框、压条和滚轴;所述移动板块有两块,沿纵向平行间隔布置,且每块移动板块均呈矩形;所述移动板块的顶部中间开设有V字形的第二缺口,在第二缺口底部的尖角处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移动板块的板面上、对应定位螺套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移动板块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的搭接杆;所述连接边框呈U形,连接在两块移动板块的竖边之间和底边之间;所述压条呈V字形,且压接在两块移动板块之间、对应第二缺口的位置处;所述压条底部的尖角处设有与第一弧形槽相适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滚轴至少有两个,间隔连接在连接边框的底部;所述上压板呈倒三角形,且与第二缺口相适应;在上压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搭接端,在上压板底部的尖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弧形槽;所述上压板的板面上部、靠近顶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上压板插设在压条中,且上压板的第三弧形槽与压条的第二弧形槽拼接成竖向切面呈圆形的第一孔道;所述弹性胶块呈圆柱体,水平插设在第一孔道;在弹性胶块中、沿着弹性胶块的长轴向通长开设有第二孔道;所述第二孔道的竖向切面形状与接触网汇流排的竖向切面形状相适应;所述接触网汇流排纵向插设在第二孔道中。
优选的,所述人防隔断门框包括有左右两侧的竖向边框和连接在两根竖向边框顶部之间上边框;所述上边框的底部设置有竖向的承力板;在承力板的底边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倒置的U形,由两侧的竖边和顶部的横边围合而成,并且安装槽的竖边与横边的连接部位为圆弧线;在承力板的上、位于安装槽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在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8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