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管道清洗洁净度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8517.X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莹;温泉嵩;李昕;张国良;宋业恒;刘守焱;刘九林;庞平;崔世兴;孙伟;夏士文;宋纯民;潘吉龙;孟繁兴;张奉忠;瞿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18;G01N21/3577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管器 皮碗 管道清洗 清洗 程度判断 惰性气体 管道空腔 金属本色 压缩空气 原油管道 洁净度 石油烃 收球筒 有效地 主观性 目测 油污 管壁 水样 近似 采集 量化 发射 检测 土壤 评估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油管道清洗洁净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将管道清洗到目测无油污、管壁呈现金属本色;将两个皮碗清管器发射至管道内,在两个清管器之间注入相当于管道容积1~3%的水,用惰性气体或压缩空气推动皮碗清管器在管道内运行;待皮碗清管器到达收球筒之后,收集两个皮碗清管器之间的水,并采集水样,分析其中的油含量;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计算出残余总石油烃相对于管道空腔土壤量的近似含量。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管道的清洗程度。解决了目前管道清洗程度判断主观性强、或准确性差,以及不易操作、量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原油管道洁净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管道清洗洁净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目前我国的输油气管道有些已经运行了40多年,管道已进入事故多发期,泄露隐患严重,许多输油气管道急需升级、改造。另外,由于油源调整,有些管道需要更改路由,有些已经停运或闲置,由此将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管道,废弃管道如果不经过合理的无害化处理将会危及将来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安全。国际上还没有废弃管道无害化处理的通用做法,但是,管道内残留物的清理是废弃管道无害化处理的首要环节。目前国内的普遍做法是:首先对需无害化处理的管道进行彻底清理,然后根据管径、埋深、土地使用类型选择填充、拆除等处理方式。
管道清理方法主要有清管器清洗、蒸汽清洗、化学清洗等方法。不论采取哪种方法,目的都是最大程度地将管道内残余物清理干净,但是,目前我国对管道是否清洗干净的判断一直缺乏一个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工程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有:1.擦拭管道内壁,观察是否有油污;2.打开取样口或法兰观察有无明显的固体或蜡;3.用四合一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有无可燃气体。方法1、2只是一个主观的观察和判断,清洗程度无法量化;方法3中,由于有些残余物并不易挥发,所以可燃气体浓度不能代表管道内壁残余物的清理程度。由于缺乏一个易操作、可量化的清洗程度检测方法,对于管道的清洗及清洗到何种程度,一直以来施工单位都是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来操作,业主也无法真正控制、掌握管道的清洗程度。废弃管道的无害化处置无法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输油管道清洗洁净度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的发明依据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中总石油烃含量的一级标准值限值100μg/g。
管道清洗后,残余在管道内壁的油污最终会全部平均扩散到管道填充物中,填充物如果是土质材料,那么管道空腔内土壤中总有机烃含量应该满足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值限值100μg/g。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原油管道清洗洁净度的检测方法,包括:
将管道清洗到目测无油污、管壁呈现金属本色;
将两个皮碗清管器发射至管道内,在两个清管器之间注入相当于管道容积 1~3%的水,用惰性气体或压缩空气推动皮碗清管器在管道内运行;
待皮碗清管器到达收球筒之后,收集两个皮碗清管器之间的水,并采集水样,分析其中的油含量;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计算出残余总石油烃相对于管道空腔土壤量的近似含量。
本发明的废输油管道清洗洁净度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管道的清洗程度。
本申请中对管道的具体清洗方式并不作特殊的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清洗的方法为蒸汽清洗或化学清洗,以提高清洗效率。
本申请中对惰性气体的种类并不作特殊的限定,但考虑到成本和安全性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操作方便,原料易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8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恶臭在线监测系统的溯源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空气质量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