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花生的富硒腐植酸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8853.4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博;经小榆;张思杨;奚富值;李贵根;罗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丹利化肥当阳有限公司;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5/12 | 分类号: | C05G5/12;C05G5/30;C05G3/90;C05G3/8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4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花生 富硒腐植酸缓释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花生的富硒腐植酸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肥包括按重量份的以下原料:尿素280~330份,硫酸钾100~355份,钙镁磷肥120~200份,磷酸一铵80~200份,含硒腐植酸40~60份,硫酸亚铁1~10份,硫酸锌1~10份,EDTA螯合锰1~10份,钼酸铵0.1~0.5份和硼砂1~10份。制备时,先将腐植酸与含硒溶液吸附制备含硒腐植酸,然后将尿素加入熔融槽进行熔融,再加入除钙镁磷肥的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后进行造粒,得到的颗粒物冷却、筛分后与钙镁磷肥混合均匀,再利用腐植酸包膜得到用于花生的富硒腐植酸缓释复合肥。该复合肥具有缓释作用,并且富含多种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促进植株健康茁壮的成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为用于花生的富硒腐植酸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每年施肥量占比大,花生在全国播种面积占比高,但产量低。湖北土壤大多为棕红壤、黄棕壤和黄褐土三种土壤,比较适宜花生种植。花生也因此成为了湖北省,特别是宜昌当阳地区的重要产业,但目前仍存在花生单产低,品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目前花生肥料存在以下问题:
1、肥效方面:肥效低,花生营养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低导致花生品质不高,油酸/亚油酸(0/L)比值低、耐贮性差,黄霉素含量、农药残留超标,食用率低,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等品质问题成为阻碍中国花生应对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
2、肥料利用率方面:利用率低,连续耕作,连续大量施肥,造成花生个体生长发育缓慢、植株矮小、结果数少,百果重低,不利于花生增产,也破坏了土壤的结构;
3、环境污染方面:农民对花生作物施肥量较大,但氮磷钾比例不合理,土壤养分失衡,硝酸盐的淋失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返硝化作用损失的氮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4、市场上大多缓释化肥包膜并不能完全降解,比如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包膜会残留土壤中污染环境。
研发合适的肥料将是提高花生产量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花生的富硒腐植酸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肥具有缓释作用,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缓慢释放所需的营养成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且富含多种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促进植株健康茁壮的成长;通过在复合肥中引入硒,以改善花生的营养特性,又能提高花生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花生的富硒腐植酸缓释复合肥,包括按重量份的以下原料:尿素280~330份,硫酸钾100~355份,钙镁磷肥120~200份,磷酸一铵80~200份,含硒腐植酸40~60份,硫酸亚铁1~10份,硫酸锌1~10份,EDTA螯合锰1~10份,钼酸铵0.1~0.5份和硼砂1~10份。
优选地方案中,包括按重量份的以下原料:包括按重量份的以下原料:尿素310份,硫酸钾350份,钙镁磷肥170份,磷酸一铵80份,含硒腐植酸50份,硫酸亚铁10份,硫酸锌10份,EDTA螯合锰10份,钼酸铵0.5份和硼砂10份。
进一步地,所述含硒腐植酸中,硒含量在0.5-1.5wt%。
进一步地,所述含硒腐植酸中腐植酸原料为风化煤,风化煤中以干基计腐植酸含量在65wt%以上。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含硒腐植酸制备腐植酸原料风化煤进行筛分除杂,然后粉碎过筛,加入含硒溶液进行吸附,再进行过滤、烘干,得到含硒腐植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丹利化肥当阳有限公司;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史丹利化肥当阳有限公司;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8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