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击的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9507.8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齐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玉珍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壳 硬壳 负极板 正极板 软壳 非牛顿液体 隔离机构 上端固定 负极耳 正极耳 锂电池 填充 外围 隔板 分散作用力 电解质液 压强作用 防撞击 软接触 减小 软性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击的锂电池,包括保护壳和外隔离机构,所述保护壳内填充有电解质液,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安装有隔板,所述正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穿过保护壳,所述外隔离机构包括硬壳、非牛顿液体和软壳,所述软壳的外围与硬壳固定连接,所述非牛顿液体填充在软壳与硬壳之间围成的间隙内。本发明在锂电池的保护壳外围设置软性的软壳,在发生撞击作用的时候,撞击时与接触面为软接触的方式,接触面在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应的改变表面形状,会增大压力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受到的压强作用,分散作用力,对保护壳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击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电池一旦发生撞击,撞击的时候会造成内部结构的损伤,外壳受损,内部的电解质液泄露出来,电解质液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反应,会发热膨胀甚至燃烧起来,燃烧的锂电池危险性高容易发生火灾,故而锂电池不能承受撞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锂电池外壳受到撞击损伤,内部电解质液接触空气会燃烧起来,而提出的一种防撞击的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击的锂电池,包括保护壳和外隔离机构,所述保护壳内填充有电解质液,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安装有隔板,所述正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穿过保护壳,所述外隔离机构包括硬壳、非牛顿液体和软壳,所述软壳的外围与硬壳固定连接,所述非牛顿液体填充在软壳与硬壳之间围成的间隙内。
优选的,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条,所述软壳和硬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条对应的滑轨,所述滑轨与滑条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硬壳与保护壳之间设置有粘胶,所述硬壳通过粘胶与保护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条与限位槽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锂电池的保护壳外围设置软性的软壳,在发生撞击作用的时候,撞击时与接触面为软接触的方式,接触面在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应的改变表面形状,会增大压力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受到的压强作用,分散作用力,对保护壳起到保护作用。
2、在间隙中填充非牛顿液体,该液体随着撞击作用力而改变表面张力,能够随着作用力改变表面结构,但是依旧保证结构的完整性,能够有效的避免直接与保护壳接触,避免对保护壳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撞击的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撞击的锂电池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壳、2硬壳、3隔板、4正极板、5负极板、6负极耳、7正极耳、8软壳、9非牛顿液体、10滑轨、11滑条、12粘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玉珍,未经齐玉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9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