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溶胶递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9514.8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0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张鸿;吴林;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10 | 分类号: | A24F40/10;A24F4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递送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溶胶递送装置,包括壳体、气溶胶产生器及控制组件,壳体具有容置部。气溶胶产生器及控制组件设置于容置部中,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气溶胶产生器。控制组件的外表面上形成聚合物防护涂层,聚合物防护涂层通过原位聚合形成,包括与控制组件接触的聚合物内层和包覆在聚合物内层外表面的聚合物外层,聚合物外层为经原位聚合而成的含氟聚合物层,聚合物内层为经原位聚合而成的不含氟聚合物层,且聚合物内外层彼此交联键接。在聚合物防护涂层的保护下,使用本申请的气溶胶递送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防湿、抗化学品和抗盐雾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递送装置形成有聚合物防护涂层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溶胶递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气溶胶递送装置的电子器件的要求也相对提升,目前的气溶胶递送装置(例如:电子烟产品)普遍采用开放式设计,即储油腔与气流通道为连通体系,普遍存在漏液问题,烟油渗漏到内部PCB板和端子上会造成腐蚀影响功能,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短路或酿成火灾。另一方面,由于防水能力的限制也局限了气溶胶递送装置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递送装置,以解决气溶胶递送装置因为漏液造成意外或者气溶胶递送装置的应用场景较为有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气溶胶递送装置,包括壳体、气溶胶产生器及控制组件,壳体具有容置部。气溶胶产生器及控制组件设置于容置部中,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气溶胶产生器,控制组件包括外表面上形成聚合物防护涂层,聚合物防护涂层通过原位聚合形成,包括与控制组件接触的聚合物内层和包覆在聚合物内层外表面的聚合物外层,聚合物外层为经原位聚合而成的含氟聚合物层,聚合物内层为经原位聚合而成的不含氟聚合物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溶胶递送装置的控制组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聚合物防护涂层,而聚合物防护涂层包括与控制组件接触的聚合物内层和包覆在聚合物内层外表面的聚合物外层,聚合物外层为含氟聚合物层,聚合物内层为不含氟聚合物层;这样,可充分利用作为聚合物外层的含氟聚合物层的憎水性,触摸无粘性并且耐紫外线照射来提高聚合物防护涂层或控制组件的防水性能,并且还能够提高抗紫外老化能力和自清洁功能。此外,通过原位聚合形成的聚合物内层和聚合物外层共同组成了聚合物防护涂层,这样聚合物内层和聚合物外层在结构上可以相互补充,从而形成致密的防护涂层,进一步提高了聚合物防护涂层及控制组件的防水性能和抗盐雾腐蚀的性能。如此一来,即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溶胶递送装置因为漏液造成意外或者气溶胶递送装置的应用场景较为有限等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聚合物防护涂层的一个试样的截面的SEM照片。
图3是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沿图3的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6是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沿图6的B-B’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9是聚合物防护涂层的红外线测试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9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溶胶生成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气溶胶生成制品、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