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冷冰箱及其接水盘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0069.7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博;吴敏;王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1/14;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及其 接水盘 组件 | ||
一种直冷冰箱的接水盘组件及直冷冰箱,接水盘组件设置于直冷冰箱的储物间室内,以将储物间室分为冷冻室以及冷藏室,接水盘组件包括接水盘本体,接水盘本体具有多个第一分隔件,相邻的第一分隔件间形成分隔件间隙,冷冻室的冷量通过分隔件间隙进入冷藏室。现有的直冷冰箱的接水盘都包括一个底壁以及与底壁连接侧壁,并在侧壁上开有开口,这种接水盘的底壁面积较大,底壁的两面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差,容易产生凝露。而将接水盘组件设置为包括多个第一分隔件,相邻的第一分隔件间形成分隔件间隙,冷冻室的冷量通过多个第一分隔件间形成的分隔件间隙进入冷藏室,使得每个第一分隔件各表面的温差较小,从而减少了接水盘组件的凝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冷冰箱及其接水盘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
对于利用接水盘将储物间室分为冷冻室以及冷藏室的直冷冰箱而言,现有的这种直冷冰箱的接水盘都包括一个底壁以及与底壁连接侧壁,并在侧壁上开有开口,这种接水盘的底壁面积较大,底壁的两面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差,容易产生凝露,并且由于开口是一定的,冷藏室的温度也不便于调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直冷冰箱及其接水盘组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凝露效果好的接水盘组件。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得这种接水盘组件便于调节冷藏室温度。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接水盘组件的直冷冰箱。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直冷冰箱的接水盘组件,所述接水盘组件设置于所述直冷冰箱的储物间室内,以将所述储物间室分为冷冻室以及冷藏室,所述接水盘组件包括:接水盘本体,具有多个第一分隔件,相邻的所述第一分隔件间形成分隔件间隙,所述冷冻室的冷量通过所述分隔件间隙进入所述冷藏室。
可选地,还包括:疏水托,具有多个第二分隔件,每个所述第二分隔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分隔件间隙对应的位置,所述多个第二分隔件配置成通过移动调节由所述冷冻室进入所述冷藏室的冷量大小。
可选地,所述疏水托设置于所述接水盘本体上方,所述接水盘组件将所述储物间室分为位于上方的冷冻室以及位于下方的冷藏室,所述接水盘本体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分隔件;每个所述第一分隔件包括:第一侧壁,由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方向延伸;第二侧壁,由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相接,以形成用于接收经所述疏水托引导的所述冷冻室的化霜水的容纳槽。
可选地,所述疏水托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分隔件;每个所述第二分隔件包括:第三侧壁,由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方向延伸;第四侧壁,由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侧壁的下端与所述第四侧壁的下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三侧壁的上端与所述第四侧壁的上端相接,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用于引导所述化霜水流入对应的所述容纳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由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后端向后延伸,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由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后端向后延伸;且所述接水盘本体还包括:第一楔形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并被构造为可沿横向方向移动;所述疏水托还包括:第二楔形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楔形滑块与所述第一楔形滑块相接触,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楔形滑块沿横向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0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用于蜂窝通信再定向和中继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