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诊断方法及诊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0102.6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9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国;项颢;贾琨;张祖刚;陈晓宇;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52;F24F11/526;F24F11/54;F24F11/65;F24F11/38;F24F1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10014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机房 空调 利用率 诊断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数据机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诊断方法及诊断设备。包括:获取IT设备用电量、机房空调制冷量和机房空调再加热量;根据设置的修正系数及获取的IT设备用电量、机房空调制冷量和机房空调再加热量得出冷量利用率;判定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若利用率大于第一设定值,数据机房正常运行;若利用率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则发出告警提示,现场核查判定告警提示是否属实,若告警提示不属实,重设修正系数。本申请的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诊断方法,需要较少的参数,即可为数据机房围护结构快速诊断及改造提供技术依据,降低数据机房空调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机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诊断方法及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室外温度对数据机房内冷量的消耗有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数据空调制冷效率和空调自然冷却时间的方面,另一方面体现在数据机房的围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由于数据中心的热环境特点,要求围护结构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具备散热功能。而数据中心设计过程中,往往参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其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数据中心消耗的冷量一部分用于冷却IT设备散热、电气设备散热、必要的新风和人员散热;另外一部分用于冷却额外的新风,补偿围护结构得热,渗透得热等。前者属于有效利用部分,后者属于无效耗散部分。由于数据机房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不合理或既有数据机房气密性不佳,往往会出现无效耗散部分相对较高,从而增加了机房能耗。
基于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的对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进行快速诊断,为数据机房围护结构快速诊断及改造提供技术依据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诊断方法,可以快速地对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进行快速诊断,从而为数据机房围护结构快速诊断及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诊断方法,包括:获取IT设备用电量、机房空调制冷量和机房空调再加热量;根据设置的修正系数及获取的IT设备用电量、机房空调制冷量和机房空调再加热量得出冷量利用率;判定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若利用率大于第一设定值,数据机房正常运行;若利用率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则发出告警提示,现场核查判定告警提示是否属实,若告警提示不属实,重设修正系数。
本申请中的数据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诊断方法,只需要获取IT设备用电量、机房空调制冷量和机房空调再加热量,并根据设置的修正系数即可得到冷量利用率;通过对冷量利用率与第一设定值之间的对比,若冷量利用率低于第一设定值时,发出告警提示,则可初步诊断为数据机房的新风量过大、建筑隔热性较差或建筑气密性较差存在热风渗透的问题,或修正系数值需要调整,此种判断的方式,需要较少的参数,即可为数据机房围护结构快速诊断及改造提供技术依据,降低数据机房空调能耗。
优选地,在根据设置的修正系数及采集的IT设备用电量、机房空调制冷量和机房空调再加热量得出冷量利用率的步骤中;冷量利用率根据下列公式得出:
其中,W——为IT设备用电量,kWh;
Qi——为第i台空调的制冷量,kWh;
Hi——为第i台空调的再加热量,kWh;
β——为修正系数;
η——为利用率。
优选地,还包括对利用率的波动率判断的步骤,若波动率大于第二设定值,发出告警提示,现场核查判定告警提示是否属实,若告警提示不属实,重设修正系数,若告警属实,则进行整改。
优选地,在获取IT设备用电量、机房空调制冷量和机房空调再加热量的步骤前还包括;获取机柜使用率,并判断机柜的使用率是否大于第三设定值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0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