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0549.3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岩;彭炳光;张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24 | 分类号: | H04W52/24;H04W52/36;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解决P‑MPR过大导致的无线链路故障或连接释放等问题。其方法为: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N个时间单元的上行信道功率的和与终端设备在N个时间单元上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和的比值;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功率回退值,功率回退值与SAR/MPE相关,例如功率回退值可以是P‑MPR。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5G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收发数据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对人体会产生电离辐射。各个国家机构,例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等,会对来自终端设备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辐射施加限制,避免终端设备产生的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来说,工作频率低于6GHz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电磁波吸收比值/辐射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来评估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高于6GHz的终端设备,由于电磁波的频率较高,电磁波的穿透效果比较差,一般用最大容许曝露(maximumpermissible exposure,MPE)来评估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在无线通信系统标准中,例如第三代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制定的第5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为了避免终端设备产生的电离辐射过大而超出各个国家的法规要求,使用了功率管理(power management)最大输出功率回退(max output power reduction,MPR),即参数P-MPR,通过P-MPR限制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以降低终端设备的SAR或MPE,达到满足法规要求的目的。由于P-MPR是受终端设备自主控制和设置的,因此终端设备如果设置较大的P-MPR,可能导致无线链路故障或连接释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P-MPR过大导致的无线链路故障或连接释放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N个时间单元的上行信道功率的和与终端设备在N个时间单元上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和的比值;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功率回退值,功率回退值与SAR相关。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的上行信道功率与最大发射功率的比值;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功率回退值,功率回退值与SAR相关,例如,功率回退值可以为P-MPR。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一信息调整P-MPR,可以避免由于终端设备自主设置较大的P-MPR导致的无线链路故障或连接释放等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携带在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或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的至少一种中,第一DCI或第一RRC信令是基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上下行子帧配比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携带在第二DCI或第二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的至少一种中,第二DCI或第二RRC信令或MAC CE是预配置的。
或者,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切换消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0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