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热量输出功能的蓄热电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0588.3 | 申请日: | 201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7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民;赵大山;吴桃;叶庆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苏立新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34158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口盖板 热双金属片 封板 暖气 输出控制装置 蓄热电暖器 出风口 延长板 折边 机体上表面 高温地带 恒温状态 倾斜放置 热胀冷缩 使用寿命 输出功能 特性控制 拐角处 开合口 输出孔 隔热 背对 拨片 插孔 整机 输出 贯穿 延伸 服务 | ||
本发明涉及蓄热电暖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热量输出功能的蓄热电暖器,包括热量输出控制装置,所述热量输出控制装置包括倾斜放置的风口盖板,所述风口盖板位于暖气输出孔上方,所述风口盖板与封板形成的开合口背对出风口,所述第一折边的拐角处搭在封板上,L形卡件贯穿插孔,第一折边中间向外延伸有延长板,所述热双金属片搭在拨片远离延长板的一端,所述热双金属片位于出风口处。通过热双金属片的热胀冷缩特性控制着风口盖板相对于封板的开启程度,从而完成暖气输出大小的控制,从而使得其所服务的环境中时刻保持着恒温状态,同时避免了机体上表面直接接触暖气而形成高温地带的风险,隔热后也延长了整机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热电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热量输出功能的蓄热电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蓄热电暖器内部安装的风口盖板倾斜角度与出风口保持一致,这样导致其内部存储的暖气直接输出,存在暖气温度过高输出现象发生,出风口处存在高温区域安全隐患;
现有的蓄热电暖器在暖气输出控制上需要人工操作,环境温度控制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热电暖器在暖气输出控制上需要人工操作,环境温度控制起来很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热量输出功能的蓄热电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热量输出功能的蓄热电暖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加热管组件,所述加热管组件外部包裹有蓄热砖,所述机体的外壳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机体的外壳顶部侧面设有出风口,所述机体内腔上部通过封板封堵,所述封板上开设有暖气输出孔,所述封板上设有热量输出控制装置;
所述热量输出控制装置包括倾斜放置的风口盖板,所述风口盖板位于暖气输出孔上方,所述风口盖板与封板形成的开合口背对出风口,所述风口盖板底部设有向上弯曲的第一折边、顶部设有向下弯曲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的拐角处搭在封板上,且所述第一折边的拐角处开设有插孔,所述封板上固定有竖直摆放的L形卡件,所述L形卡件贯穿插孔,所述第一折边中间向外延伸有延长板;
所述封板上固接有金属片固定架,所述金属片固定架上固接有热双金属片,所述延长板上固接有拨片,所述热双金属片搭在拨片远离延长板的一端,所述热双金属片位于出风口处。
优选的,所述封板横截面为“凸”字型结构,所述暖气输出孔开设在“凸”字型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折边的拐角处与“凸”字型顶部折弯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风口盖板上方设有气流导向板,所述气流导向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机体内腔上部,所述气流导向板为两侧向下折弯的C形板结构,且气流导向板一侧折弯较大、一侧折弯较小,折弯较大的一侧正对风口盖板与封板形成的开合口。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热量输出功能的蓄热电暖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热双金属片的热胀冷缩特性控制着风口盖板相对于封板的开启程度,从而完成暖气输出大小的控制,当该蓄热电暖器暖气输出过热时,操控其适当减小暖气输出,蓄热电暖器暖气输出过小时,又适当增加暖气的输出,从而使得其所服务的环境中时刻保持着恒温状态;风口盖板开合口与出风口方向相反,暖风顺着风口盖板输出,然后暖气流撞击在气流导向板折弯较大的一面上,使气流与机体内部进来的外界风充分混合形成气流组织,气流导向板一方面对暖气输出起到引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机体的上表面部分,气流导向板起到隔热作用,避免了机体上表面直接接触暖气而形成高温地带的风险,隔热后也延长了整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苏立新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苏立新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0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暖抽汽回水余热利用连接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蒸汽的人造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