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行为模式的自适应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1127.8 | 申请日: | 201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9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H05B45/10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感应传感器 光度传感器 室外光照 自适应 接收反馈信号 智能照明控制 传感器连接 人行为模式 定量分析 反馈信号 控制模块 人员使用 室内光照 室外照度 水平照度 天然采光 心理需求 行为模式 照明控制 监测灯 传感器 开闭 窗帘 个性化 探测 节能 天气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行为模式的自适应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包括:光度传感器,收集工作面每分钟的水平照度,同时监测灯的状态;人体感应传感器,收集每分钟的人员在室情况;LED灯及开关,用于提供照明及控制LED灯的开关;窗帘,适当天气,开闭改变室内光照强度;室外光照传感器,收集室外照度,并生成探测反馈信号;控制模块,与光度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LED灯、开关、室外光照传感器连接且用于接收反馈信号。基于人员对光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和定量分析人员的行为模式,实现个性化和自适应的照明控制,在满足人员使用需求,并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实现照明节能60%以上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行为模式的自适应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照明控制是调节室内光环境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照明控制措施具有显著的节能潜力,对于照明节能意义重大。传统的照明控制分为两大类: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即完全依靠人去开关灯来实现对光环境的调节,目前使用较为普遍。自动控制系统则包括控制管理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通信网络等,并利用人员感应探头、光感探头和时间控制器等传感器,实现自动控制,光感开关、光感调光、人体感应开关以及时间控制等是较为常用的控制策略。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手动调光控制,可实现节能7%~25%;采用人体感应控制,可实现节能20%~40%;而采用与天然采光结合的调光控制,可实现节能25%~60%。在新修订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中,也重点突出了关于照明控制的条文,作为照明节能的重要技术措施。
然而,这两种控制都存在不足之处,手动控制完全依赖于人的自我感觉,人有时会忘了关灯,在多人办公室中,更是只有少数人会主动关灯或打开窗帘,导致不节能;而自动控制则依赖于经验设置的参数,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甚至发生冲突,特别是对于多人办公室更是如此,一些工程中还出现了自动控制被禁用的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照明系统已发展成为包括灯具、网络、传感器、软件或其它元件间连接件和通讯的复杂系统,现有的照明控制系统主要是集中式的系统,控制协议则采用了两线式、三线相控制、0-10V、数字式、DMX512等方式,技术协议和标准相对成熟和统一。随着无线技术的应用,无线控制和分布式的系统成为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照明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照明系统在国外已相当普及,从智能照明的使用率来看,在美国占约70%,在欧洲占约45%,在日韩占约15-20%。我国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智能照明的使用率不足1%。特别是对于公共机构而言,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较少,制约其发展和应用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系统的可调节能力和适应性差,用户使用不便,舒适性和满意度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行为模式的自适应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基于人员对光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和定量分析人员的行为模式,实现个性化和自适应的照明控制,在满足人员使用需求,并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实现照明节能60%以上的目标。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人行为模式的自适应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包括:
光度传感器,收集工作面每分钟的水平照度,同时监测灯的状态;
人体感应传感器,收集每分钟的人员在室情况;
LED灯及开关,用于提供照明及控制LED灯的开关;
窗帘,适当天气,开闭改变室内光照强度;
室外光照传感器,收集室外照度,并生成探测反馈信号;
控制模块,与光度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LED灯、开关、室外光照传感器连接且用于接收反馈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1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