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加压砌体工程结构马牙槎的留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2106.8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李娜;刘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加压 工程 结构 马牙槎 留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加压砌体工程结构马牙槎的留置方法,其特征是:留置马牙槎进槎时,在砌块下方锯下截面为直角边40mm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使进槎砌块变为五边形,将进槎下方的直角改为斜边。其优点是:能够使混凝土更加容易的流入退槎顶部,经过多次施工证明,本发明可使构造柱质量合格率提高至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加压砌体工程结构马牙槎的留置方法,属于建筑施工中蒸汽加压砌体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8.2.3条规定: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墙体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高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对称砌筑。马牙槎可以使墙体和混凝土结构同时受力,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实际施工时,构造柱浇筑时易产生退槎顶部缺少混凝土现象,造成构造柱施工质量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有为进槎下方为直角,混凝土不易流入退槎顶部;此外,传统砌筑方法砌筑完成后在浇筑时受混凝土和易性影响较大,振捣不足导致退槎顶部产生空洞,又因模板遮挡无法直接观察构造柱内部情况,易发生过振而影响混凝土强度,所以施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退槎顶部缺少混凝土现象,提高构造柱施工质量,提供一种可使混凝土在浇筑时更容易进入退槎顶部的蒸汽加压砌体工程结构马牙槎的留置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留置马牙槎进槎时,在砌块下方锯下截面为直角边40mm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使进槎砌块变为五边形,将进槎下方的直角改为斜边。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使混凝土更加容易的流入退槎顶部,经过多次施工证明,本发明可使构造柱质量合格率提高至99%。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留置方法砌筑的马牙槎与传统方法砌筑的马牙槎的对比图。
图中:左侧为采用传统马牙槎留置方法砌筑的马牙槎;右侧为采用本发明的马牙槎留置方法砌筑的马牙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砌筑马牙槎时,留置马牙槎进槎时,在砌块下方锯下截面为直角边40mm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使进槎砌块变为五边形,将进槎下方的直角改为斜边。
实施例:
在河南省周口市某工程项目上,二次结构填充墙以传统砌筑方法留置马牙槎。该项目构造柱施工完成拆模后,发现大量孔洞透光现象,及少量混凝土过振现象,孔洞主要出现在混凝土与马牙槎接茬部位,集中在马牙槎退槎顶部。现场观察分析后,得出主要原因:1、混凝土因强度、供应商等问题无法满足施工现场所需的流动性;2、混凝土震捣不够充分,导致接茬不严密出现孔洞透光现象;3、构造柱模板将构造柱全部包裹,只有上方既有的一个小送料口,施工时无法观察混凝土情况,导致小部分混凝土过振。
分析出了上述原因后,研究决定在该项目后续工程中使用本发明的蒸汽加压砌体工程结构马牙槎的留置方法进行砌筑,使用本发明砌筑方法时,进槎下方为斜面,混凝土更易流入退槎顶部,控制振捣时间,即不会出现孔洞现象,也不会出现过振现象,施工难度大大减小,合格率大大提升。由于进槎下方为斜边,使得混凝土更易流入马牙槎退槎上方,使该项目构造柱的合格率提高至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2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肤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门板正反面同步雕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