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能动自调节的气固两相分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2410.2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3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顾红芳;方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23/18 | 分类号: | B02C2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动 调节 两相 分配器 | ||
一种非能动自调节的气固两相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本体,分配器本体包括在出口风粉替代管顶部焊接支撑顶座,支撑顶座包括内圈与外圈,外圈直径与原磨煤机出口风粉管直径相等,位于内圈下方设置有阻力元件,阻力元件底端设置限位装置,位于出口风粉替代管上设置有导向滑道,导向滑道用于使阻力元件按固定路线发生形变。本发明在调节风粉流速上,可根绝磨煤机实际运行工况,实时动态调节各个出口风粉管流通阻力,响应速度快,工作量小,设备异动小,且方便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站磨煤机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能动自调节的气固两相分配器。
背景技术
为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普遍使用炉内低氮燃烧技术,即浓淡分离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等。上述技术的共同核心就是通过对煤粉和一/二次风的精确控制实现主燃烧区域成还原性气氛(空气过量系数小于1)。
由于煤质差异大、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存在误差等原因,磨煤机实际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必然导致磨煤机各根出粉管的风粉浓度及流速产生较大偏差。低氮燃烧背景要求下,这种偏差直接造成炉膛内存在不完全燃烧或火焰偏斜,局部区域高温腐蚀,过/再热器壁温超温等问题。目前,降低磨煤机风粉管流速偏差的主要方式是开展一次风调整试验,通过手动调节磨煤机出口风粉管可调缩孔开度,增加/减小相应管路阻力。而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工作量大,需要在线反复测量风粉管动压和调整可调缩孔开度;精度低,无法实现风粉管全截面测量,且恶劣煤质条件下测量仪器容易发生堵塞,测试数据可靠性不足;运行工况与试验工况存在较大偏差时,改善效果有限,需要定期测试和维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能动自调节的气固两相分配器,以保证磨煤机出口各根风粉管流量实时一致,尽量降低一次风量的同时二次风门开度不需设置同层偏置,配合浓淡分离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等低氮燃烧技术,促进煤粉的高效低氮燃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能动自调节的气固两相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本体,所述分配器本体包括在出口风粉管顶部焊接的支撑顶座1,所述支撑顶座1包括内圈与外圈,外圈直径与原磨煤机出口风粉管直径相等,位于内圈下方设置有阻力元件2,所述阻力元件2底端设置限位装置3,位于出口风粉管上设置有导向滑道4,导向滑道4用于使阻力元件2按固定路线发生形变。
所述阻力元件2顶端与支撑顶座1内圈焊接,自上而下逐级增加直径延伸至出口风粉管壁面。
所述阻力元件2为流线型设计、具有一定弹性及刚度。
所述分配器本体外侧均涂有防磨防静电涂层。
所述阻力元件2为正宝塔形阻力元件,整个阻力元件呈螺旋扩大的形状。
所述阻力元件2呈螺旋形,最小的圆环直径等于支撑顶座1内圈外侧直径,且二者相互焊接固定,最大圆环直径等于支撑顶座1外圈内侧的直径。
所述内圈直径应保证风粉流速大于18m/s。内外圈有四个连接点,沿圆环周长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调节风粉流速上,可根绝磨煤机实际运行工况,实时动态调节各个出口风粉管流通阻力,响应速度快,工作量小,设备异动小,且方便更换。
整个阻力元件采用流线型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及刚度,以便调节器在不靠外界动力的情况下,由风粉速度自带的冲击力驱动阻力元件的变形,改变流通面积(即流速大,冲击力大,阻力元件变形大,流通面积减小,流通阻力增加),实现自调节。其最小的圆环直径等于支撑顶座内圈外侧直径,且二者相互焊接固定,最大圆环直径等于支撑顶座外圈内侧的直径。阻力元件最外侧底端设有限位装置并与导向滑道连接,保证其按照固定路线发生不超负荷的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2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