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自动化答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3183.5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6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薛景;孙彤;陈仁祥;李洲洋;施寅端;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16/33;G06F16/3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杜春秋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程序设计 课程 自动化 答疑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自动化答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若干用户提出的问题语句集和用户对所提问题的相应回答语句集行存储;将所述存储的问答数据语料的问题语句经训练转化为词向量,再将词向量进行组合得到词向量矩阵;前端获取用户提出的新问题;根据词向量矩阵构建新问题的问句向量;计算新问题语句与所存储问题语句集中每个问题语句的向量相似度,可得问句向量相似度集合;根据问句向量相似度集合构建答案,选出新问题语句与所存储的问题语句集中相似度最高的问句的答案进行回复,实现自动回答。本发明可以记录用户的问答内容并生成问答对,用以自动回复其他用户提出的重复问题,大大减轻了教师在答疑缓解中付出的重复劳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自动化答疑方法,属于人机交互自动化问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还使得管理更加精细化、准确化。并且,由于现代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加上该类课程鼓励学生课后动手实践的特点,高校教学在管理过程中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不断向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自动化答疑系统应运而生。自动化答疑系统是基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通过问题分析和数据处理,对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的智能系统。然而,目前尚未出现一种针对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智能答疑系统。
学生们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由此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答疑就显得相当重要。而传统答疑又存在着如下弊端:1、师生需要事先协调时间和地点,存在着时空不便;2、老师重复答疑的工作量大,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回答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自动化答疑方法,使得用户能够在线提问和回答,系统实现自动化答疑,从而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尽快解决学生的问题,减少教师的重复工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自动化答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若干用户提出的问题语句集Ques=[q1,q2...qi...qn]和用户对所提问题的相应回答语句集Ans=[a1,a2...ai...an]进行存储,其中,qi表示问题语句集中第i个问题语句,ai表示问题语句qi的回答语句,i表示问题语句在问题语句集中的id或回答语句在回答语句集中的id,n表示问题语句集中问题语句的个数或回答语句集中回答语句的个数;转至步骤S2;
S2、将所述存储的问答数据语料的问题语句qi经训练转化为词向量Veci=[vi1,vi2...vij...vin],其中,vij表示第i个问题语句qi的第j个词语的词向量,再将各问题语句qi的词向量Veci进行组合得到词向量矩阵转至步骤S3;
S3、前端获取用户提出的新问题Ques′;转至步骤S4;
S4、根据步骤S2所得词向量矩阵Vector构建所述新问题Ques′的问句向量Vques′;转至步骤S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地可调节式工矿灯
- 下一篇:推荐拍摄姿态的方法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