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用支撑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3291.2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干任重;干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重远坚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32;B29C64/236;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41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支撑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用支撑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活动套接有三角底板,所述三角底板顶面的三角均固定插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三角底板中心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联动机构,三个所述联动机构均与承载台活动连接,所述承载台的中心处固定插接有打印喷嘴。该3D打印机用支撑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实现了承载台水平高度的位置抬升,且通过是三个步进电机的控制效果,实现了三个联动机构之间的位置错位,通过联动机构实现了承载台在水平平面内位置的偏移调整,且实现了承载台关于水平平面朝向的调整,便捷控制打印喷嘴的位置朝向。本发明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这解决了现有3D打印设备支撑机构位置调整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机用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作为一种快速成型的技术,利用数字模型文件作为导向规则将粉末状金属颗粒或塑胶粘合材料逐层打印形成3D立体的部件。3D打印技术的产物简单直观,能够有效的体现模型图纸中的预想结构。利用3D打印技术的产品能够有效规避结构外形设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设计方案更加合理。随着3D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发展,3D打印在服装、工业、建筑、航天、医疗和教育行业都逐渐展现出其蓬勃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由于3D打印技术的逐层打印的特征,其打印喷嘴需要在立体的三维空间内进行运动。设备外壳在保证对打印喷嘴承载的同时又要满足其移动和位置调整的可靠性,这对支撑机构的设计带来了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用支撑机构,解决了现有3D打印设备支撑机构位置调整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3D打印机用支撑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活动套接有三角底板,所述三角底板顶面的三角均固定插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三角底板中心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联动机构,三个所述联动机构均与承载台活动连接,所述承载台的中心处固定插接有打印喷嘴,所述打印喷嘴贯穿所述承载台并延伸至其下方。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三棱柱,所述壳体的边长为所述三角底板边长的2倍。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焊接在与其同侧的所述三角底板顶面的一角,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的顶部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衔接套,所述衔接套内壁的底侧固定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所述三角底板的顶面。
所述支撑柱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控制活套,所述丝杆与其同侧的所述控制活套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活套与其同侧的所述联动机构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三角底板相对的一侧焊接有轨道杆,所述轨道杆的长度应小于所述衔接套底端到所述三角底板顶面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丝杆与所述三角底板垂直,且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撑柱平行。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传动杆,所述控制活套靠近所述三角底板中心线一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衔接轴,所述衔接轴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衔接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限位螺帽,所述限位螺帽的顶面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活动搭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联动轴铰接有联动臂,所述联动臂背离所述联动轴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插接在所述承载台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控制活套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轨道杆相配合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杆活动套接在所述轨道槽内。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联动臂的长度和应大于所述三角底板边长的0.8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用支撑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重远坚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冈重远坚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