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除虫用大分子光引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3528.7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2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佳;孙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10 | 分类号: | A01N25/10;A01N25/18;A01N61/00;A01P19/00;A01M1/04;A01M1/02;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引剂 灭虫 性信息素 害虫 捕虫灯 趋光性 紫外线 除虫 减小 制备 小分子有机物 诱捕 持续性发展 趋向性 二氧化碳 裂解 诱虫 匹配 照射 残留 释放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除虫用大分子光引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大分子光引剂领域,一种基于生物除虫用大分子光引剂及制备方法,本方案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对性信息素的趋向性进行灭虫,即解决了部分日间活动的害虫受趋光性影响较小,灭虫效果差的问题,也解决了性信息素无法完全匹配害虫活动时间和残留问题,利用现有的紫外线捕虫灯照射使得光引剂胶体内部分子裂解产生水、二氧化碳和少量小分子有机物,使原本固定在光引剂胶体内部的性信息素获得释放,用以诱捕害虫,通过紫外线捕虫灯和性信息素的相互配合,增加诱虫和灭虫效果,同时减小灭虫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小因灭虫而产生的次生危害,易于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分子光引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除虫用大分子光引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农业体系中,对抗虫害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喷洒农药,直接杀死害虫,但是由于农药的毒性并不是选择性的,并非仅仅会对害虫造成伤害,同样会对农田中其他的生物也造成一定的伤害,而毒药的毒素会随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存,直至造成生物死亡,引起农田内生态系统崩坏,造成部分对农作物生长有利的生物(如传粉的蝴蝶,蜜蜂等)死亡,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现阶段的大部分农药均为工业产品,虽然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在自然环境中,这些农药极难自然降解,极易在农作物上形成残留,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纳米材料,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将粘附在自身表面的有大分子机物质裂解成水、二氧化碳和部分小分子有机物。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部分昆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且不同昆虫喜欢的光源波长也不尽相同,因此人们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发明了最早的捕虫灯,这也算是最早的生态捕虫装置,但是随着捕虫灯的使用,人们逐渐发现捕虫灯只能在夜晚或天色较暗的时候发挥左右,而在白天的时候,捕虫灯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而上述问题在人们发现了性信息素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性信息素可以不分时段的吸引诱捕昆虫,对昆虫病害形成有效的抑制,但是昆虫的活动存在明显的时间段,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无法难以应对昆虫生物的生物钟,而且部分性信息素挥发性较差,在昆虫诱捕工作完成后,部分残留的性信息素依然会吸引昆虫,造成次生虫害。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除虫用大分子光引剂及制备方法,它可以实现利用性信息素对特定的害虫进行诱捕,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控制性信息素释放的时间来达到性信息素的最佳作用效果,增加性信息素的诱捕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生物除虫用大分子光引剂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蒸馏水50份,卡拉胶30份,甘露胶10份,性信息素1份。
进一步的,其制备步骤为:
S1溶剂水体预热,向加热容器中加入蒸馏水,并将蒸馏水预热至30-40摄氏度,加快胶化物溶解;
S2投入胶化物,向蒸馏水中分别投入卡拉胶和甘露胶,将蒸馏水加热至70-80摄氏度并保温15分钟,在加热和保温的过程中,利用搅拌棒进行搅拌,获得原液,加速卡拉胶和甘露胶溶解,同时使卡拉胶和甘露胶分布更加均匀;
S3过滤保温,将原液过滤,获得滤液,并继续在70-80摄氏度的状态下保温5分钟;
S4投入性信息素,将滤液温度降至50-60摄氏度,向滤液中投入性信息素,保温5-10分钟,在保温的过程过程中,利用搅拌棒持续搅拌,获得载体溶液,加速性信息素溶解,同时使性信息素分布更加均匀;
S5载体溶液降温,将载体溶液静置降温,使载体溶液自行降温至室温,载体溶液凝固成光引剂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