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产气的啤特果棒冰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3638.3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康彤启;张勇;何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夏壹清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9/48 | 分类号: | A23G9/48;A23G9/32;A23G9/36;A23G9/42 |
代理公司: | 11457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7318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巧克力 白砂糖 香精 刺槐豆胶 果葡糖浆 黄原胶 啤特果 冰皮 产气 色素 麦芽糊精 柠檬酸钠 啤特果汁 碳酸氢钠 碳酸饮料 柠檬酸 冰霜层 冰霜 夹层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产气的啤特果棒冰,其包括外层冰皮、中间巧克力和内部冰霜层;其中:外层冰皮料配料:白砂糖5‑20重量份,果葡糖浆1‑10重量份,啤特果汁10‑30重量份,柠檬酸0.3‑1重量份,柠檬酸钠0.1‑0.3重量份,黄原胶0.05‑0.1重量份,刺槐豆胶0.05‑0.1重量份,香精0.05‑0.2重量份,色素0.001‑0.003重量份,其余用水补足;中间巧克力夹层:巧克力;内部冰霜料:白砂糖5‑20重量份,果葡糖浆2‑5重量份,麦芽糊精1‑5重量份,碳酸氢钠0.1‑1重量份,黄原胶0.05‑0.1重量份,刺槐豆胶1‑3重量份,香精0.5‑2重量份,色素0.001‑0.003重量份,其余用水补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以产气的啤特果棒冰制备方法,该棒冰能够使得棒冰产生碳酸饮料一样的煞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冰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产气的啤特果棒冰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碳酸饮料以其清凉煞口的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CO2气体不允许在冷冻饮品中添加,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产生气体的棒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达到碳酸饮料一样的煞口感,利用NaHCO3等含有碳酸根的化合物与柠檬酸等有机酸中和反应,产生CO2气体,从而使产品产生煞口感,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独特的口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产气的啤特果棒冰,其包括外层冰皮、中间巧克力和内部冰霜层;其中:
外层冰皮料配料:白砂糖5-20重量份,果葡糖浆1-10重量份,啤特果汁10-30重量份,柠檬酸0.3-1重量份,柠檬酸钠0.1-0.3重量份,黄原胶0.05-0.1重量份,刺槐豆胶0.05-0.1重量份,香精0.05-0.2重量份,色素0.001-0.003重量份,其余用水补足;
中间巧克力夹层:巧克力;
内部冰霜料:白砂糖5-20重量份,果葡糖浆2-5重量份,麦芽糊精1-5重量份,碳酸氢钠0.1-1重量份,黄原胶0.05-0.1重量份,刺槐豆胶1-3重量份,香精0.5-2重量份,色素0.001-0.003重量份,其余用水补足。
本发明还提高了一种可以产气的啤特果棒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冰皮料的配制:将白砂糖,果葡糖浆,啤特果汁,柠檬酸,柠檬酸钠,黄原胶,刺槐豆胶按照先后顺序投入配料锅中,配料温度50-70℃,待完全溶解后,进行杀菌,杀菌温度80℃-105℃,30min-30S,将杀菌后的冰皮料冷却至2℃-6℃;生产前添加香精,色素待用;
步骤2、巧克力的配制:将普通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白巧克力加热到35℃-50℃待用。
步骤3、冰霜料的配制:将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碳酸氢钠,黄原胶,刺槐豆胶按照先后顺序投入配料锅中,配料温度50℃至60℃,待完全溶解后,进行杀菌,杀菌温度80℃-105℃,杀菌时间30min-30S;将杀菌后的冰皮料冷却至2℃-6℃;生产前添加香精,色素待用。
步骤4、将外层冰皮料注入盐水槽模具中,待与模具接触的料液冻结4S-15S,然后迅速将内部液体抽出,形成外层冰壳1;
步骤5、在冰壳中注入液体巧克力,待巧克力与冰壳接触面冻结后2S-6S,迅速将内部巧克力抽出,形成巧克力壳;
步骤6、在巧克力壳中注入经凝冻机刮霜的料液,料液高度低于巧克力壳;
步骤7、产品的底部注入巧克力,使产品底部平齐;
步骤8、产品拔模,形成成品。
进一步地,冰皮料杀菌温度选择80℃或85℃或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夏壹清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临夏壹清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