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过软开幅轧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3808.8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8 | 分类号: | D06B3/18;D06B3/24;D06B2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锋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软开幅轧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续过软开幅轧水装置,依次包括绳状过软装置、开幅机、水洗槽、大轧车以及摆布架,绳状过软装置包括过软槽和槽上轧车,过软槽内设有若干块斜挡板,将过软槽沿长度方向分成多个斜槽;槽上轧车设置于过软槽上方;水洗槽内设有两排错位设置的水洗辊;轧车内设有两道大轧辊;摆布架上设置有摆布杆;本发明通过绳状过软装置实现了先过软、再开幅的处理顺序,提升了开幅效率,并且保证了织物处理的连续性,提升了设备的配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过软开幅轧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印染整理工艺流程中,对于绳状布匹的处理通常是开幅后进行水洗,然后进入过软、轧水等后续工艺流程,过软的目的是为了使织物软化,使其变得柔软,从而提高织物的手感;但是软化之前的绳状布匹硬度较高,导致其在开幅时开幅机的辊筒与布匹的摩擦力较小,造成了开幅的困难,使得开幅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后续工艺的处理。另外,目前的开幅、水洗、过软等处理工艺连续性不够,配置性不高,每完成一道工序之后都需要将织物打包运输至下一道工序,造成了人力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过软开幅轧水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连续过软开幅轧水装置,依次包括绳状过软装置、开幅机、水洗槽、大轧车以及摆布架,其中:所述绳状过软装置包括过软槽和槽上轧车,所述过软槽内其中一侧为圆弧面,过软槽内设有若干块斜挡板,将过软槽沿长度方向分成多个斜槽;所述过软槽远离圆弧面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导布辊;所述槽上轧车设置于过软槽上方,所述槽上轧车包括两道立式的槽上轧辊,所述槽上轧辊沿过软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槽上轧辊旁平行设置有槽上八角辊;所述开幅机设置于绳状过软装置后方,用于对经过软化绳状布匹进行开幅;所述水洗槽内设有两排错位设置的水洗辊,经开幅机开幅的面料依次交替穿设于上下两排水洗辊上;所述轧车内设有两道大轧辊;所述摆布架上设置有摆布杆,所述摆布杆上设置有若干摆布辊。
上述结构中,绳状布匹经绳状过软装置过软之后,直接进入开幅机中进行开幅,开幅后的面状布匹进入水洗槽中清洗,再经大轧车扎水,最后由摆布架将其堆叠均匀。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绳状过软装置还包括进布轧车、出布轧车和加料装置,所述进布轧车和出布轧车分别设置于过软槽的两端,所述进布轧车和出布轧车内分别设有进布轧辊和出布轧辊;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桶和与加料桶连通的加料管,所述加料管沿长度方向设置于过软槽内,所述加料管上均匀开设有加料孔。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导布辊下方与斜挡板一一对应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板垂直于过软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挡杆的一端通过一根平行于过软槽长度方向的横杆设置于过软槽内,所述挡杆在横杆上的位置与角度可调。所述档杆用于将导布辊上的绳状布匹一一隔开,防止绳状布匹相互缠绕,影响机器运行。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槽上八角辊的线速度大于槽上压辊的线速度,防止绳状布匹在槽上轧辊处堆积。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出布轧车靠近过软槽的一侧设置有导布圈,完成过软的绳状布匹穿过导布圈后进入出布轧车,起到引导限位作用,防止绳状布匹接触到出布轧车侧壁上。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出布轧车远离过软槽的一侧设置有出布八角辊,用于导出出布轧车出来的绳状布匹。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出布轧车下方设置有接水板,所述接水板倾斜设置,其导水方向为过软槽,可使出布轧车轧下的水通过接水板回流至过软槽内,节约用水量并节省过软剂。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出布轧车外侧下方设有储布槽,用于存放完成过软的绳状布匹。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开幅机和水洗槽之间、水洗槽和大轧车之间分别设置有两道扩幅辊,用于对面料进一步扩边舒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