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流体混合清洁气污分离集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4058.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斌;何欢承;王彦荣;田生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A47L9/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流体 混合 清洁 分离 集成 结构 | ||
一种多相流体混合清洁气污分离集成结构,包括吸尘筒,该吸尘筒(1)具有侧向进入吸尘筒(1)内部的进风口(11)及侧向离开吸尘筒(1)的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筒(1)的底部开口形成吸尘端口,所述进风口(11)切向进入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下端,所述出风口(12)切向离开吸尘筒(1)并位于吸尘筒(1)的上端,所述吸尘筒(1)的下端设有供清洁液进入吸尘筒(1)内腔的送入端口(3),所述吸尘筒的内腔设有周壁具有过滤网孔的网罩(2)。整体结构紧凑,可实现清洁与分离不需要中间有管路连接,能量利用率高,可实现清洁与分离同步进行,减少能量在管路中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表面进行清洁的装置,属于清洁、吸尘技术领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洁表面技术利用真空负压在清洁口形成气流,利用空气为介质或利用地面平行方向的滚刷对地面颗粒物进行扬起后将物体表面的颗粒物或灰尘推动至集尘杯,或加水后,利用沾水的滚刷将地面进行物理接触式的清洁后吸至集污杯,或利用气体旋转带动水进行混合清洁的结构只可以清洁固定位置。
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利用单一的真空负压吸取清洁的方案只能适用于一般的固体类灰尘,不能吸取水溶性、油性或其他类型的污渍;其次,利用水加地面平行方向的滚刷清洁的方案只能对水清洁能力进行少数一到两次利用后就被负压吸走,而且水和空气未进行充分接触,在滚刷后面的吸风口下方会有较多水分残留,不利于用户日常清洁;最后,现有的结构设计利于进行定点定位式的吸尘,不便于移动式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对油性等污渍进行清洁的多相流体混合清洁气污分离集成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相流体混合清洁气污分离集成结构,包括吸尘筒,该吸尘筒具有侧向进入吸尘筒内部的进风口及侧向离开吸尘筒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筒的底部开口形成吸尘端口,所述进风口切向进入吸尘筒并位于吸尘筒的下端,所述出风口切向离开吸尘筒并位于吸尘筒的上端,所述吸尘筒的下端设有供清洁液进入吸尘筒内腔的送入端口,所述吸尘筒的内腔设有周壁具有过滤网孔的网罩,该网罩的端口朝下并内部空间形成第一腔室,该网罩外壁与吸尘筒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空气自进风口进来,依次经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后从出风口排出。
所述进风口11的进风方向和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流向保持一致。可以保证整体流场为在柱体内部螺旋上升。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口为至少两个并间隔布置于吸尘筒上。
所述的进风口的底部紧贴待清洁物体表面。进风口与物体表面贴合,清洁集成组件可以沿着进风口方向进行移动清洁,进口主动接近的污物将其进行清洁,利于气流作用于待清洁表面。
所述进风口的口径自外向内逐步缩小。采用渐变结构,可使空气进行加速。
作为优选,所述网罩呈上窄下宽的锥台状,该网罩的下跌周缘与吸尘筒的下端周缘连接,所述进风口的内端开设于网罩的下端的周缘上。
考虑到制作方便和连接强度,所述网罩与吸尘筒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筒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端盖,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开设与本体上,所述的网罩设于本体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4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