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药敏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94186.0 申请日: 2019-11-11
公开(公告)号: CN110669820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0
发明(设计)人: 郑业焕;伊首璞;李轶;张瑞峰;付光宇;吴学炜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18 分类号: C12Q1/18;G01N27/62
代理公司: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颖
地址: 45000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生素 微生物 稳定性同位素 微生物质 培养基孵育 多次分离 合理用药 快速检测 浓度梯度 人力物力 时间缩短 洗涤步骤 药敏检测 质谱检测 相似度 检测 氮源 孵育 抑菌 对抗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药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药敏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抗生素处理组和不含抗生素的对照组,抗生素处理组采用标记有稳定性同位素、含有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抗生素的培养基孵育待测微生物;稳定性同位素为15N的氮源和/或13C的碳源;取孵育后的微生物进行质谱检测,比较抗生素处理组的微生物质谱图与对照组的微生物质谱图的相似度,得到该抗生素对待测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本发明检测方法将检测时间缩短至6小时内,甚至20分钟至1小时,极大的减少了临床等待时间,有利于指导合理用药,对抗微生物耐药。本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MIC值,且无需多次分离,洗涤步骤,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药敏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的问世,堪称人类抗击感染性疾病的里程碑。但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大规模使用,其耐药性日益严重。抗微生物药物耐药(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已经对实现全民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并危及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包括健康、粮食安全、清洁水、环境卫生等。联合国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机构间协调小组(IACG)2019年发文警告称:全球每年至少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疾病,其中23万人死于耐多药结核病。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会有1000万人死于耐药性疾病。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AST)在控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AntimicrobialResistance,AMR)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提供了有关特定菌株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水平的有价值信息。医生依靠这些信息才能够提供最合适的处方并避免滥用药物。传统的药敏检测方法,如肉汤(微量)稀释,纸片扩散和E-实验法均是基于细菌的宏观生长,需要大量的初始微生物浓度,通常需要进行24-48小时的增菌培养,而在菌血症和败血症的情况下,还需要血瓶培养的步骤,总的增菌培养时间甚至需要5天,而药敏测试本身则需要额外的8-24小时,这极大地限制了测试的速度。在此期间,为了防止患者状况恶化,临床医生将经常开大剂量广谱活性的抗生素以确保其对目标病原体的功效,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将进一步加剧了耐药情况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对于临床来说,住院病人的理想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应在数小时之内,近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可用于快速药敏的新技术,如微流控、微阵列、拉曼光谱、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等。上述方法可以实现0.5-6h内完成药敏检测,但多数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因为各方面限制,无法真正应用于临床。

中国发明专利201810134176.4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重水同位素标记的耐药菌药敏性快速检测方法和判断合理用药的方法,利用抗生素作用下耐药菌和敏感菌活性不同,从而C-D拉曼峰强度不同的原理,将待检物在含有重水的培养液中孵育,其中含抗生素的作为处理组,不含抗生素的作为对照组,将孵育后的待检物离心清洗后进行拉曼检测,根据处理组和对照组的C-D/(C-D+C-H)比值不同,判断菌株的敏感或耐药。该实现了0.5至1小时内的药敏性快速检测。但该方法仍有以下缺点:该方法仅能通过设置比值的阈值,判断细菌是敏感或中介,但是无法给出准确的MIC值;水参与微生物的各种生化反应,代谢循环迅速,无法保证形成稳定的C-D键,会造成检测时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药敏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快速、操作简单,且可以得出准确的MIC值。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药敏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抗生素处理组和不含抗生素的对照组,抗生素处理组采用标记有稳定性同位素、含有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抗生素的培养基孵育待测微生物;不含抗生素的对照组采用标记有稳定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孵育待测微生物;稳定性同位素为15N的氮源和/或13C的碳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4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