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4244.X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31283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结构 导光板本体 前光模块 入光面 直段 反射式显示屏 出光均匀度 连续排列 热点现象 外凸结构 布设 侧入式 导光板 夹角为 蓝材料 弯弧段 有效地 复数 黄化 铺设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光模块,用于铺设于反射式显示屏上,前光模块具有一导光板本体,导光板本体具有一入光面,且入光面供与一LED灯条对应设置以接收侧入式光线,前光模块的特征在于导光板本体由偏蓝材料制成且其黄化指数为3~3.7,导光板本体的入光面布设有复数展光微结构,该些展光微结构为连续排列设置,且各展光微结构为外凸结构并呈顶部具一弯弧段,底部两侧分别具一斜直段的形状,其中,各展光微结构底部任意两个相邻的斜直段夹角为45~55度。由此,偏蓝性质的导光板可有效地透过展光微结构消除热点现象,提升应用时的出光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导光板凭借其优异的光线导引效能,目前普遍地应用于各类显示设备或是照明灯具之中。而导光板大多配合点光源如LED进行使用,导光板可将点光源入射至其内的光线,以破坏全反射的方式导引形成均匀的面光源出光,进而可达到照明或是提供显示设备光线以显示画面的功能和效果。
导光板在显示设备的应用领域中,还可以根据显示屏种类而区分为设置于显示屏底侧的背光模块,或是显示屏顶侧的前光模块。而基于导光板相对显示屏设置位置的不同,导光板的结构开发重点也有所不同。
当导光板搭配点光源使用时,由于点光源的出光角度限制,导光板于邻近入光侧区域会产生亮暗不均的出光现象,而大幅影响导光板的出光均匀度,此现象业界一般称之为热点现象(Hot Spot)。为了解决热点现象,本发明人于先前提出中国台湾专利第I668476号所载的技术内容中,通过在入光面设计特定标尺的展光微结构,以改善铺设于显示屏前侧的导光板出光均匀度,并提升导光板的加工良率。
然而,基于市场产品需求以及为让导光板具备更佳的应用效能,部分导光板的材料选择已从大众所知的透明材料,转变为使用参杂有其他化学成分的非纯透明材料制成。但使用非纯透明材料制成的导光板,由于本身对光线的调控已不同于透明导光板,如本发明人先前提出申请的专利技术内容,已经不能够完全适用于非纯透明材料制成的导光板,因此必须重新予以设计。据此,本发明人总结了相关行业的丰富技术经验,提出了一种前光模块,以解决非纯透明导光板于应用时产生的亮暗不均出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非纯透明导光板于应用时会产生的亮暗不均出光现象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消除偏蓝导光板在应用上因为点光源特性所产生的热点现象的前光模块。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前光模块,用于铺设于一反射式显示屏上,该前光模块具有一导光板本体,该导光板本体具有一入光面,且该入光面与一LED灯条对应设置以接收侧入式光线,其特点在于,该导光板本体由偏蓝材料制成且其黄化指数为3~3.7,该导光板本体的该入光面布设有复数个展光微结构,该些展光微结构为连续排列设置,且各该展光微结构为外凸结构,并且形成顶部具有一弯弧段,底部两侧分别具有一斜直段的形状,其中,各该展光微结构底部任意两个相邻的该些斜直段的夹角为45~55度。由此,针对具有偏蓝性质导光板的应用,通过特殊夹角设计的展光微结构,即可有效调整入射光线状态,消除亮暗不均的热点现象。
为降低邻近入光面区域的光线反射而造成部分区域过亮的情况,较佳的,该导光板本体与该入光面垂直邻接的一底面设有一吸光材,且该吸光材被设置为邻接该入光面。
较佳的,该吸光材的宽度为1~10mm。由此,可具有更好的吸光与调光效果。
考虑吸光效果、制程难易度以及产品成本,较佳的,该吸光材为黑色胶带,以兼具优异吸光效果以及易于制造等优点。
较佳的,各该展光微结构的一凸出长度为19.5~24μm。藉此可让LED灯条之光线可具有更好的入射展角调整效果。
较佳的,任意两个相邻的该些弯弧段的中点间距为62~72μm,以提升对于入射光线的展角调控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4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闪烁体探测器的光导制作方法
- 下一篇: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