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列车控制系统的软件测试通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4308.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9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余昌瑾;黄文静;李洁;贺晓梅;彭湃;张卫杰;秦涛;李宁;段静;陈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胡君 |
地址: | 412001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列车 控制系统 软件 测试 通用 自动化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列车控制系统的软件测试通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步骤包括:S1.预先对不同类型的列车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解析,由解析得到的各变量得到通信接口变量,将通信接口变量与通用型变量以及模型变量进行存储;S2.进行测试时,控制获取测试过程中所需的所有变量数据的配置信息,以及获取变量数据之间关联关系的配置信息,根据构建的模型以及各变量数据控制执行各测试阶段,并控制将上一阶段的测试结果传递至下一阶段,直至完成测试。本发明能够实现列车控制系统软件测试的自动控制,且具有实现方法简单、自动化程度及测试效率高、通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列车控制系统的软件测试通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控制系统中涉及众多的控制软件程序,在列车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该控制软件程序进行测试。如图1所示,常规软件测试整个流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测试需求,即进行测试需求的整理与建模;第二阶段为测试设计,即基于需求模型作为测试设计的输入,进行测试设计建立测试模型形成测试用例;第三阶段为测试执行,即基于测试设计阶段的成果物(即测试用例)作为该阶段的输入进行测试执行,形成测试结果记录;第四阶段为测试报告编制,即基于测试结果记录形成最终的测试报告;第五阶段为缺陷入库,即基于测试结论将缺陷导入缺陷库。
针对列车控制系统的软件测试,目前通常都是人工按照测试阶段采用不同的测试工具分别进行,如在需求建模阶段采用测试需求工具,在测试设计阶段采用测试设计工具,在测试执行工具再选用测试执行工具,各工具之间的数据接口、各阶段的测试过程相互独立,而上述基于人工的软件测试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
1、在实现整个软件测试流程中,下一阶段的输入即为上一阶段的输出,每一个阶段的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后续每一个阶段,上述基于人工的软件测试方式需要人为进行数据的传递,即人工将上一阶段的结果导出提供给下一阶段,在该数据传递过程中极易于出现疏漏或偏差,甚至会造成软件测试最终无法执行等问题;
2、从需求建模到测试执行的各个测试阶段,均需要人工分别控制启动、执行,测试效率低,完成整个测试流程需要不断的人工导出数据、导入数据及控制切换等,难以高效完成整个测试流程;
3、不同类型列车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可能是不同的,采用上述基于人工的测试方式对列车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测试时,每次需要人工依据通信协议类型重新进行配置及设计,这会造成大量的重复操作,进一步增加了测试复杂度以及降低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方法简单、自动化程度及测试效率高、通用性强的用于列车控制系统的软件测试通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列车控制系统的软件测试通用自动化控制方法,步骤包括:
S1. 变量管理:预先对不同类型的列车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解析,由解析得到的各变量得到通信接口变量,并配置测试过程中所需的通用型变量以及用于测试过程中仿真模型数据收发的模型变量进行存储;
S2. 自动测试控制:对待测列控系统软件进行测试时,控制根据通信协议类型获取测试过程中所需的所有变量数据的配置信息,以及获取变量数据中所述通信接口变量、模型变量与所述通用型变量之间关联关系的配置信息,根据构建的模型以及按照所述配置信息配置的各变量数据控制执行各测试阶段,并控制将上一阶段的测试结果传递至下一阶段,直至完成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将所述通信接口变量、通用型变量、模型变量依次对应分层划分为通信接口变量层、通用变量层以及模型变量层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分层划分时具体将所述通信接口变量层配置为顶层、所述通用变量层配置为中间层以及所述模型变量层配置为底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43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集型火龙果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