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跌打损伤治疗用可穿戴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5056.9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钢;黄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0;A61M35/00;A61F5/05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跌打损伤 治疗 穿戴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协同医疗治疗的仪器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跌打损伤治疗用可穿戴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1),以及药物封装层(11)和传感器(27);其中,所述支撑主体(1)用于在穿戴时与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贴合;所述药物封装层(11)包括中草药及酒精,用于在酒精的作用下向患者的受伤部位提供中草药药物作用;所述传感器(27)用于在穿戴时对患者受伤部位的温度、湿度、及压力进行传感检测。本发明通过对装置关键的组件构成及它们的设置方式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中草药治疗跌打损伤不能很好的控制补充酒精的时机、患者患处不便于实时监控以及根据病情控制药物释放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协同医疗治疗的仪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跌打损伤治疗用可穿戴实时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将现代实时监测装置与传统跌打损伤的治疗方法相结合,实现更加方便且科学合理的跌打损伤诊疗一体化。
背景技术
跌打损伤是临床上多发疾病和常见疾病,尤其以骨折最常见,而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是骨折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虽然加快骨折愈合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有一些治疗办法的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西医治疗骨折,主要是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然后外加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患者接受度低。祖国中医药学治疗骨折历史悠久,其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成本低廉等特点一直被医生和患者所认可。
传统跌打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中草药进行治疗,以治疗骨折为例,是利用主要组成成分为骨碎补、血三七等多种中草药,主要用于跌打损伤,伤筋动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功效。传统中医药的给药方法,可以是将新鲜中草药捣碎或晒干的中草药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乙醇,敷于患处,并采用纱布或绷带将其固定。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一下几个缺陷:
(1)传统跌打损伤的治疗方法,中草药给药补充酒精时机的把握,往往需要人为控制,依赖人的主观性和经验。
(2)无法做到对患者患处的实时监测,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跌打损伤治疗用可穿戴实时监测装置,其中通过对装置关键的组件构成及它们的设置方式(包括传感器的功能作用类型)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中草药治疗跌打损伤不能很好的控制补充酒精的时机、患者患处不便于实时监控以及根据病情控制药物释放等问题,本发明中的可穿戴实时监测装置能够有效配合治疗跌打损伤,实时监测患处肿胀情况,还可进一步向其他外部终端传输报告治疗效果,并可根据诊断结果改进治疗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跌打损伤治疗用可穿戴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以及位于支撑主体上的药物封装层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支撑主体用于在穿戴时与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贴合;所述药物封装层包括中草药及酒精,用于在酒精的作用下向患者的受伤部位提供中草药药物作用;所述传感器用于在穿戴时对患者受伤部位的温度、湿度、及压力进行传感检测,其中,传感检测得到的湿度值用于反映所述药物封装层所含酒精的量,便于及时向所述药物封装层补充酒精,以保证药效;传感检测得到的温度值及压力值用于反映患者受伤部位的肿胀度情况,实时提供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该装置还包括执行器,所述执行器与所述传感器相连,所述执行器还包括加热器组件,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值、湿度值以及压力值判断是否进行加热以提升温度辅以热疗;同时用于根据湿度值判断是否向所述药物封装层补充酒精,以调整药物释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主体上还设置有固定夹板,用于在穿戴时对患者的骨折受伤部位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两端还设置有固定束带,在所述固定束带上还设置有魔术贴,该固定束带用于使所述支撑主体在穿戴时与患者的受伤部位紧密地进行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5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