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气密封严的双输出机械主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5189.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3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载(上海)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环 轴套 轴端盖 通气槽 中心轴两端 轴承组件 孔内壁 排气缝 排气孔 连通 过盈配合连接 连接为一体 机械主轴 间隙配合 径向扩展 气源连通 使用寿命 外界高压 主轴机构 主轴内部 进气孔 两端部 气密封 切削液 双输出 中心轴 抵住 环壁 雾化 轴体 装配 贯穿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气密封严的双输出机械主轴机构,包括中心轴、轴套、轴端盖;中心轴两端设置轴承组件与轴套的两端连接为一体;轴套的两端部均设有压环,压环的外圈与轴套的孔内壁过盈配合连接;轴端盖紧密套设于中心轴两端的轴体上,轴端盖的内侧端端面抵住轴承组件,轴端盖的外侧端的边缘沿径向扩展延伸;压环与轴端盖之间间隙配合,形成排气缝,压环与轴套的孔内壁之间设有环形的通气槽;压环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压环的环壁的排气孔,排气孔连通通气槽,使通气槽与排气缝连通;通气槽通过轴套生的进气孔与外界高压气源连通。其可避免雾化切削液进入主轴内部,达到延长主轴机构的使用寿命;具有易于装配、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气密封严的双输出机械主轴机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子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加工中心不断朝着高精度、高效率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加工中心所采用的输出轴承机构采用中心轴、主轴套,压紧锁盘,轴承件,轴承等多个零部件拼装而成,各个零部件组装为一体后难免存在缝隙,在实际工作中,高速旋转的刀头以及高压切削液的冲击,使得切削液雾化,雾化的切削液会从缝隙中进入至轴承结构内,影响轴承的润滑系统,甚至会出现少量的高压切削液沿着这些缝隙进入轴承结构,导致轴承内的润滑油脂逐渐流失,减少了设备主轴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双输出机械主轴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气密封严的双输出机械主轴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切削液容易从主轴机构的缝隙中进入至轴承内,影响主轴机构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其能够隔绝雾化的切削液进入轴承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气密封严的双输出机械主轴机构,包括中心轴、轴套、轴端盖;所述中心轴两端设置轴承组件与所述轴套的两端连接为一体;
所述轴套的两端部均设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外圈与所述轴套的孔内壁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轴端盖紧密套设于中心轴两端的轴体上,所述轴端盖的内侧端端面抵住所述轴承组件,所述轴端盖的外侧端的边缘沿径向扩展延伸;
所述压环与所述轴端盖之间间隙配合,形成排气缝,所述压环与所述轴套的孔内壁之间设有环形的通气槽;
所述压环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压环的环壁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通气槽,使所述通气槽与所述排气缝连通;所述通气槽通过所述轴套生的进气孔与外界高压气源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压环上设置排气孔,将压环与轴端盖之间的排气缝与外界高压气源连通,使双输出机械主轴机构的内部空间形成正压,高压气体从排气缝中由内向外排出,从而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外部的高压切削液、雾化的切削液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缝隙中进入至双输出机械主轴内部,进而保证轴承组件内部的润滑脂不会流失,达到延长机械主轴机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套包括主轴套、副轴套,所述主轴套两端分别嵌套所述副轴套,所述副轴套的内端通过所述轴承组件与所述中心轴连接为一体,两个所述副轴套的外端通过法兰与所述主轴套连接固定。
优选地,两个所述副轴套的其中至少一个副轴套通过分体式法兰与所述主轴套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副轴套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轴外套,所述第一轴套的外侧端通过法兰盘的方式与所述主轴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轴套的外侧端上套设有所述轴外套,所述轴外套为开口型固定环,所述轴外套通过法兰盘的方式与所述主轴套的另一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轴套采用主轴套和两个可与主轴套拆分的副轴套形式的分体式结构,其中一个副轴套通过分体式法兰盘(即轴外套)的结构与主轴套连接固定,可方便先将中心轴、轴承组件、压环、副轴套等部件预先装配好后,再整体装入主轴套内,方便装配,可大幅提高机械主轴机构的同轴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载(上海)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载(上海)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5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盘组件及具有其的数控车床电主轴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床的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