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压力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5321.3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向勇;温崇;伍芳;彭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613;H01M10/6554;G01L1/16;G01L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压力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锂离子电池本体;步骤S2,提供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将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于锂离子电池本体上,获得锂离子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与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包括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于锂离子电池本体表面,以检测锂离子电池表面的压力变化。一种锂离子电池压力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压力检测是否合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压力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受到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锂离子电池的过度充电、过度放电等会导致正极或负极表面处电解质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堆积,使电池发生局部鼓胀、漏液甚至爆炸;其次,当锂离子电池遭受外力的强烈碰撞或者挤压时,会导致电池结构变形甚至短路,进而引起电池起火爆炸,造成严重事故。这些压力变化,增加了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严重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因此能够快速、全面、实时检测出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压力情况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判断电芯的风险状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压力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锂离子电池本体;步骤S2,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上形成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以获得锂离子电池。
优选地,步骤S1包括步骤:步骤S11,提供电芯及微型压力传感器;步骤S12,提供软包外壳;步骤S13,将电芯及微型压力传感器放入软包外壳中;步骤S14,在软包外壳内注入电解液,并进行真空封装,以获得锂离子电池本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S11包括步骤:步骤S111,提供正极片、负极片、正极接耳、负极接耳;步骤S112,在正极片上焊接正极接耳,负极片上焊接负极接耳;步骤S113,提供隔膜,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通过叠片法或卷绕法制备获得电芯。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步骤S21,在锂离子电池本体表面直接制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以制备获得锂离子电池;或者步骤S221,制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及步骤S222,将压电薄膜传感器贴合于锂离子电池本体表面,以制备获得锂离子电池。
优选地,步骤S2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1,在锂离子电池本体表面制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下电极;步骤S212,在下电极远离锂离子电池本体的一侧形成PVDF薄膜;及步骤S213,在PVDF薄膜远离与下电极连接一侧制备上电极。
优选地,在步骤S211中,锂离子电池本体表面形成聚酰亚胺薄膜,在聚酰亚胺薄膜基底上沉积Cu金属薄膜,以制备获得下电极;在步骤S213中,在PVDF薄膜远离与下电极连接一侧表面溅射Ag金属薄膜以形成上电极。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与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表面,以检测锂离子电池表面的压力变化。
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还设置有一微型压力传感器,所述微型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内部,以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压力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5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