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钢轻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5687.0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金人创;王文祥;张兆儒;解冰;周发辉;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九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11006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祁建国 |
地址: | 650106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钢骨架 龙骨 地龙骨 建筑体 竖龙骨 天龙骨 轻质混凝土 翻边结构 加强孔 框形 抗变形能力 金属材料 楼板 长度延伸 承重能力 方向间隔 隔热效果 隔音 抗冲击 浇注 屋面 布线 横置 墙体 轻钢 预埋 穿透 节约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钢轻混结构,包括框形轻钢骨架、轻质混凝土,轻钢骨架包括横置的天龙骨、至少一根中间龙骨及地龙骨、至少两根纵向的竖龙骨,天龙骨、中间龙骨和地龙骨两端分别与两侧竖龙骨固定连接形成框形轻钢骨架,天龙骨、中间龙骨、地龙骨和竖龙骨沿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椭圆形翻边结构加强孔。本发明通过设置椭圆形的翻边结构加强孔,可使声音或者热量的穿透其形成的墙体、楼板或屋面等建筑体的阻力变大,从而提高隔音、隔热效果,也便于轻质混凝土的流动和增加与骨架的接触面积,即提高了浇注效率,又能提高建筑体的强度和节约金属材料,而且也能减轻建筑体重量和便于预埋布线,使得建筑体的承重能力和抗冲击、抗变形能力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隔热效果好,浇注效率高,构筑的墙体、屋面、楼面等建筑体重量较轻且强度高,节约金属材料、便于预埋布线,承重能力和抗冲击、抗变形能力较高的轻钢轻混结构。
背景技术
轻钢轻混结构是以薄壁轻钢和轻质混凝土为主要材料,以快速搭建的轻钢龙骨为依托,将轻钢预制装配和轻质混凝土现浇相结合的新型结构体系。由于轻钢龙骨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承载性能,可承担施工荷载,为简化模板安装工艺及构造创造了条件;而轻质混凝土,主要是包括但不限于改性聚苯颗粒、珍珠岩颗粒、陶粒等通过现场浇筑或工厂预制而成,提高了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得到的实心墙体、屋面、楼面具有良好的隔声和防火性能,克服了空心墙等居住舒适性差的缺陷;轻钢龙骨与轻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可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比轻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省钢材;此外,轻质混凝土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构筑的建筑体保温隔热性能优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在特定气候区可以实现建筑体结构保温一体化。因此,轻钢轻混结构目前得以逐渐规模化应用。但是,由于轻钢轻混结构是以轻钢龙骨为主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而金属存在隔音效果差、隔热性能低的特点,所以利用轻钢龙骨作为轻钢轻混结构的受力部件时,构筑的建筑体体难免也会存在隔音效果差、隔热性能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对于隔音、隔热要求高的场所,轻钢轻混结构通常采用加厚墙体、增加隔板个数或设置双层墙体等方式解决隔音效果差、隔热性能低的问题,但也导致施工复杂且工程量增大、成本增加、空间面积利用率降低等问题。目前,也有在轻钢龙骨的薄壁轻钢腹板上开孔的方法来增加声音或热量的传播路径,从而达到使传播阻力增大,以提高墙体等建筑体的隔音和隔热目的。但是,由于所开的孔为光孔,且开孔参数搭配不合理、腹板开孔率过大或过小,也造成薄壁轻钢开孔后墙体等建筑体的承载力和刚度显著降低,存在需要增加腹板厚度及增大尺寸来弥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隔热效果好,浇注效率高,构筑的墙体、屋面、楼面等建筑体重量较轻且强度高,节约金属材料、便于预埋布线,承重能力和抗冲击、抗变形能力较高的轻钢轻混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框形的轻钢骨架、填充于轻钢骨架内部及外部的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骨架包括横置的天龙骨、横置的至少一根中间龙骨、横置的地龙骨、至少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竖龙骨,所述天龙骨、中间龙骨和地龙骨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竖龙骨固定连接形成框形的轻钢骨架,所述天龙骨、中间龙骨、地龙骨和竖龙骨沿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椭圆形的翻边结构加强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加强孔边缘向内弯折形成翻边结构加强孔,既能够对轻质混凝土浆料注入轻钢骨架内形成引导和增加注入通道,有效提高浇筑的效率,且向内凸起的翻边又可以提高轻钢骨架与轻质混凝土浆料的接触面积,可使轻钢骨架和凝固后的轻质混凝土连接得更稳定,而且向内凸起的翻边也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达到增强轻钢骨架腹板强度的作用,从而在腹板一定的情况下,能够相助提高建筑体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九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九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5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装配式垂直绿化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