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层水样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5800.5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伟;牛杏杏;张传琦;方鑫;孙协龙;明桂林;林飞;李志松;秦月琴;任飞;王子祥;任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样 取样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层水样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环境水质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支撑杆和取样容器;取样容器为配合安装一取样管;取样容器内设置有一球型囊体;取样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取样管内还配合设有限位板,位于限位板下方的取样管内还设有一活塞,活塞的顶侧面固定有一活塞杆;支撑杆的前端通过若干连接柱连接有一导向管,导向管与取样管套接;导向管的端部通过一支架固定有一滑轮;取样管的端部固定有一第一牵引绳,第一牵引绳与滑轮配合且第一牵引绳的端部固定有一拉环;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一第二牵引绳。本发明取样装置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多次取样;较准确的定位定量取样,同时取样操作简单,省力且劳动强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水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浅层水样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环境保护的水质监测以及水文测量的工作中,水样采集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它不是简单的进行水样收集,因为提供分析的水样要有代表性,才能准确反映水质参数的浓度和指标;而影响水样采集的因素有很多,如采样点、采样仪器、采样体积、采样方法乃至水样的保存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改变。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148125.3),申请日为2008-12-31,公开了一种浅水式水质测量取样器,该取样器包括取样瓶构成的取样器主体,握杆及拉线三部分;其中,取样瓶上端设置一上方联动阀门,下端设置一下方联动阀门,还设置一阀门联动杆将上方联动阀门和下方联动阀门连接起来;取样瓶采用拧紧式固定环与握杆下部连接并固定,拉线一端连接于握杆顶端,拉线另一端与上方联动阀门和下方联动阀门连接的阀门联动杆连接;取样瓶上下端均为开口。
上述取样器存在只能根据握杆的伸缩长度进行取样,同时操作时需要控制握杆控制取样瓶的移动进行取样,短时间内频繁使用取样,具有劳动强度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层水样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取样装置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多次取样;较准确的定位定量取样,同时取样操作简单,省力且劳动强度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浅层水样取样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取样容器;所述取样容器为一球型壳体,所述球型壳体的一侧设有一开口并于所述开口处配合安装一取样管;所述开口处设有一喇叭口结构,所述取样容器内设置有一球型囊体;所述取样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取样管内还配合设有限位板,位于所述限位板下方的取样管内还设有一活塞,所述活塞的顶侧面固定有一活塞杆,位于所述限位板下方的取样管内壁面上还固定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板和活塞之间连接有一弹簧;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活塞杆活动配合的贯通孔;
所述活塞杆贯穿贯通孔且其端部固定有若干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靠近取样管内壁面的一端嵌设有陶瓷滚珠;
所述支撑杆的前端通过若干连接柱连接有一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与取样管套接,所述导向管套设在所述取样管外侧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导向管的端部通过一支架固定有一滑轮;所述取样管的端部固定有一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与滑轮配合且所述第一牵引绳的端部固定有一拉环;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一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的末端固定有一限位件,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球型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出水口并于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一开关阀门,所述球型壳体的底部还设有一挂环。
进一步地,所述球型囊体为一充气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和进水口均位于限位环和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的内壁面嵌设与取样管外壁面配合滑动的刚性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第二牵引绳活动配合的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5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