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固废塑料分级直投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方法及相关改性沥青混合料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6513.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2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过震文;刘小方;梁亚军;徐斌;何昌轩;孙文州;张绪国;白彦峰;李逸翔;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29B17/02;B29B7/00 |
代理公司: | 31229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沥青混合料 废塑料 沥青混合料 废塑料颗粒 分级 浮水 环境污染问题 加热搅拌 粗碎 集料 熔融 悬浮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固废塑料分级直投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方法,包括:(1)将建筑固废塑料粗碎成小于5mm的颗粒;(2)将颗粒经水悬浮分离成浮水料和沉水料;(3)将浮水料粉碎成5~200目的固废塑料颗粒,加入加热搅拌的沥青混合料中熔融分散得到改性沥青混合料;和/或,将沉水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的一部分。较佳地,固废塑料颗粒的加入量为0.2~1%重量的沥青混合料。沉水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重量百分含量≤25%。还提供了相关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利用建筑固废塑料分级直投改性沥青混合料,且获得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异,从而提高建筑固废塑料的利用效率,解决建筑固废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建筑固废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固废塑料分级直投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方法及相关改性沥青混合料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和建筑装潢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城市的大量拆迁和房屋的装修,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建筑物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是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建筑垃圾和建筑装潢垃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广泛地侵蚀作用,建筑垃圾和建筑装潢垃圾属于特殊垃圾,它们的处理方式与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国内一般采取填埋法处理,部分回收利用,少部分进行焚烧,其中环保化、高值化回收利用,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社会意义。
由于在处理建筑垃圾及建筑装潢垃圾前期的破碎过程会把一些轻物质一起破碎(轻物质有木头、塑料、编织袋、纤维编织物、纸质物等)造成回收的骨料里面掺杂的物质较多,利用价值太低。目前国内对建筑垃圾及建筑装潢垃圾处理的难题就是没有好的办法把建筑装潢垃圾骨料里含的轻物质处理掉。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0546242.4)一种用于建筑装潢垃圾回收的风选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7362977A)装潢垃圾自动分选线,解决了此问题,但是风选出的轻质物为有机固废塑料材料,难以利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485283A)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通过人工分拣和智能化分拣,将建筑垃圾中的固形物拣出,并分类堆放,分类处理将建筑垃圾破碎形成再生骨料,利用磁吸方式除去再生骨料中的含铁物,并将含铁物按类堆放;将去除含铁物的再生骨料筛分为不同粒径范围的再生骨料;去除轻质物;对再生骨料进行制砂,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为再生砖骨料和再生混凝土骨料,做到充分利用,无二次污染。在建筑装潢业中日常的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包括软质塑料泡沫等,也包括硬质的砂石水泥等硬质材料,这些材料很难被分拣,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分类设备,只能通过人工劳动去分拣,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力成本也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ZL201210580642.4)提出了一种以建筑装潢垃圾生产的机制砂替代部分细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分离和应用方法。综上,建筑垃圾及建筑装潢垃圾中的骨料与轻质的废塑料已实现了分离,分离后的骨料已获得了应用,而分离后的废塑料混杂程度高,存在再利用难题。
为提高建筑装潢垃圾的利用效率,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811110212.X) 一种以装潢垃圾-土壤混合治理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尝试解决有机塑料等固废物的污染,但存在土壤易污染、填埋区域少的难题。
建筑垃圾和建筑装潢垃圾中有机塑料成分复杂,包括聚酯(PET)、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并且形状各异,有管材、编制带、线材、片材、泡沫和塑料袋等材料与胶带,材料难以回收利用,因此通常对这些材料的处理办法是直接扔掉或焚烧,极大地污染了环境。建筑固废塑料的材料主要为聚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此类产品不能被自然降解,也不能进行人工安全处理,现在主流处理方法就是填埋或焚烧。废弃的PVC埋在土里经过100年都不会降解;如果焚烧这些垃圾,会产生刺鼻的气味,伤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若将这些混杂的建筑固废塑料环保化处理作为建筑材料使用既能发挥材料的特殊性能,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6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