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水线式全流程自动化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7063.2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吕鑫;史建友;刘超;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4 | 代理人: | 刘真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线 流程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 ||
一种流水线式全流程自动化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待测对象,并对待测对象进行哈希值校验;步骤二:对待测对象的测试环境进行部署;步骤三:利用测试工具对待测对象进行测试,并得到测试结果;步骤四:对测试环境进行清理,恢复至对待测对象的测试环境进行部署前的状态,并检测是否还有新的测试任务,若有新的测试任务,则跳转步骤一,若无新的测试任务,结束测试流程。本发明展示的流水线式的测试活动全流程自动化方法,可以实现测试全流程自动化,各个环节自动衔接,整个测试活动无需人员参与,极大的提升了测试活动自动化覆盖率,提升了测试效率和执行速度,有效避免了人工误操作带来的测试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流程管理和测试执行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件的测试活动不仅仅包含对发布软件执行测试,还包括测试任务的发起、被测对象的获取、核对被测对象、测试环境搭建、被测软件部署、收集测试结果、测试环境恢复、测试结果通知等环节。但是,目前很多测试自动化相关论文、文章和思路,关注点都还只停留在测试执行如何自动化上,如性能测试自动化,依靠工具实现功能测试、白盒测试等(彭迪.软件测试自动化方法研究.电子质量,2018(11):45-46.),对如何对测试活动的其他环节实现自动化以提升效率的关注度不足。
然而,在整体测试活动中,并不只有测试执行这一环节消耗时间,测试环境的搭建和被测软件的部署同样会占用测试人员宝贵时间。并且,由于传统测试流程中被测对象的获取和核对都由测试人员手工进行,如果人工操作出现失误或疏漏(如在操作ClearCase配置库获取被测对象时,忘记刷新资源),后期的错误排查和返工也会消耗测试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软件测试系统及方法(申请号为201410757945.8),所述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阵列服务器,用于存储对应于不同测试环境的虚拟镜像文件,所述测试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及对应的应用程序;一台或多台测试服务器;中心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待测试软件及待测试的测试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测试环境信息将存储于阵列服务器中的对应的虚拟镜像文件加载并运行于一台或多台测试服务器中;通讯模块,用于随虚拟镜像文件加载并运行于对应的测试服务器中,与中心服务器通讯,从中心服务器下载待测试软件,并在测试服务器中运行该待测试软件。该发明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无需测试人员持续参与,免除了部分人工操作,同时测试机与测试环境无需一一对应,实现比较灵活。但是仍然需要人员值守,并进行关键的人工操作。也就是仍然会存在现有测试自动化关注点大多在测试执行,测试活动其余阶段基本人工执行,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时间消耗大、测试效率低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流水线式全流程自动化测试方法,自动化覆盖至测试活动的各个阶段,实现全流程自动衔接、无人值守,提升了测试效率,节约了执行时间,同时避免了人为误操作带来的测试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流水线式全流程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待测对象,并对待测对象进行哈希值校验;
步骤二:对待测对象的测试环境进行部署;
步骤三:利用测试工具对待测对象进行测试,并得到测试结果;
步骤四:对测试环境进行清理,恢复至对待测对象的测试环境进行部署前的状态,并检测是否还有新的测试任务,若有新的测试任务,则跳转步骤一,若无新的测试任务,结束测试流程。
进一步的,步骤一具体包括:
步骤100:测试人员在任务流程发布平台输入测试任务发布单号,单号被传入Jenkins持续集成平台;
步骤101,测试任务发布单号进入系统后任务流程发布平台获取发布单据 XML格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7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