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谷子生产的化肥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7625.3 | 申请日: | 201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武;程炳文;孙玉琴;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60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宁夏 干旱 旱区 谷子 生产 化肥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谷子生产的化肥组合,按照每亩施肥公斤:底肥2000公斤/亩、氮肥20.6公斤/亩、磷肥16.6公斤/亩、钾肥5.8公斤/亩。本发明涉及的化肥组合精准施肥配方,通过化肥科学复配,化肥利用率提高了12%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0%以上,谷子生育期缩短了6天左右,株高增高,茎秆加粗,穗粒数均不同程度增加,谷子产量300公斤左右平均增产1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谷子生产的化肥组合。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首要选择,在人口压力大,环境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且农业有害生物多发重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化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过度施用化肥,农业生产成本高,化肥利用效率低及土壤质量逐年下降和养分淋溶引起环境污染等现象普遍,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引起国家高度重视。2015年以来,农村农业部制定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的实施意见》,要求确保2020年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其中“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同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性通过《化肥使用量增长行动方案》,拒绝使用化肥是不现实的,关键是科学、有序推进化肥减量行动。
谷子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用途广泛、产量高、抗逆性强、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以抗旱、高产、高效的特色优势,成为新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高产作物之一,谷子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各省区几乎都能种植,但主产区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谷子对氮、磷、钾吸收数量是因地区、品种、产量水平的不同而异,不同生育阶段,氮磷钾吸收量也不同,一般出苗至拔节期少,拔节至抽穗期多,抽穗至成熟期较少。合理施肥不仅是谷子高产的保证,也对提高谷子品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种肥在谷子生产中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而广泛使用。氮肥做种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但用量不宜过多。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共识。当前,干旱半干旱区(如宁夏)谷子生产领域,有关农业部门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测试化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科学计算肥料投入。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偏差,配方施肥仍然以化肥为主,部分谷子生产经营主体为了节省土壤养分测试化验费,凭感官经验随意施肥现象严重。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区谷子生产区域,施肥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谷子专业合作社以化肥为主,且使用过量,虽然取得了高产,但生产成本增加,土壤质量降低,环境污染加大;二是谷子种植个体农户以农家肥为主,且使用有的偏少,有的偏多,虽然降低了成本,但农家肥资源化利用不足,谷子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脱贫致富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谷子生产的化肥组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谷子生产的化肥组合,其原料按照每亩施肥的组合为:底肥1900-2100份、氮肥20-21份、磷肥16-17份、钾肥5-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每亩施肥公斤:底肥2000公斤/亩、氮肥20.6公斤/亩、磷肥16.6公斤/亩、钾肥5.8公斤/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肥采用农家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农家肥采用自然腐熟,自然含水量15%-20%,有机质含量约为22%,N含量约为0.75%,P2O5量约为0.53%。K2O量约为0.4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氮肥为尿素。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7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